文/图 羊城派记者 宋昀潇 实习生 钟霈琳
如果在心跳停止4分钟内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率为50%;如果在心跳停止后8分钟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率下降为10%,如果在心跳停止后10分钟才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的可能性仅为1%,因而“4分钟”也被称为救命的“黄金时间”。
然而据统计,我国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仅有不到1%。
针对公众居家生活安全知识和急救常识匮乏的现状,由广州市民政局资助,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指导,广州群力社会服务中心承办的第六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生命安全守护计划”6月18日在白云区广州路加颐养院顺利开展,有40名为老人服务的路加颐养院志愿者及相关工作人员参与。
作为本次活动的培训讲师的是曾担任国际赛车救援队讲师、广州红十字会、香港圣约翰国际医疗机构急救员的江伟坤及其团队麦志和、蔡枫、黄凯勇等人。他们一直热心公益,近3年来他们与群力社区服务中心合作,在基层积极开展急救知识专题培训。
江伟坤带领他的团队现场示范了异物卡喉、心脏复苏、骨折与出血包扎等多种急救方法操作的规范要求及注意点。
传统心脏复苏有三步操作流程,即意识判断及呼救、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江伟坤现场举例当发现一个倒地的患者,首先必须判断其是否失去知觉,喊话并拍其肩膀,然后指定附近的一人帮忙打120急救电话。
接着,使伤者仰卧,双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胸骨下三分之一处。手掌用力向下按压胸骨,使胸骨下陷4-5厘米压出心脏血液,随后迅速放松,让伤者血液充满心脏。
然后,使伤者头部后仰,口腔、咽喉轴呈直线,打开气道。捏紧患者的鼻孔,紧贴患者的口向内吹气,吹至患者胸廓上升。吹气后操作者即抬头侧离一边,捏鼻的手同时松开,以利于患者呼气。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次数比例一般为按压30次,吹气2次。
在实操环节,每一位义工都在讲师的指导下模拟了心脏复苏的操作,并且体验了不同部位伤口的包扎处理。讲师江伟坤耐心细致地向义工们强调心脏复苏的要点:“手绷直不要动,用腰的力。”并鼓掌为义工们打气。可能是因为活动气氛太热烈,连养老院的老人们也兴奋地参与进来。
路加颐养院义工李女士很感谢活动方的良苦用心:“这次培训很实用,听得很投入记了好多笔记。才知道原来心脏复苏要这么用力。”
群力社会服务中心负责人叶安然表示:“此次‘生命安全守护计划’活动区别于在往常开展的理论化授课,更注重于实践技能,更贴近于日常生活,更有利于老年人的参与、普及、推广和应用。”(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