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晚期肺癌新希望:“靶向-手术-靶向”治疗降低61%复发风险
2019-06-17 22:36 羊城派 原创
据了解,厄洛替尼等靶向药目前已纳入医保,以广州为例,患者可报销80%

文/图 羊城派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靳婷 张蓝溪 

肺癌精准治疗有了最新研究成果。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钟文昭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发现,在手术前和术后使用靶向药物治疗“伴EGFR突变的IIIA-N2期非小细胞肺癌”,较传统化疗有了更好的疗效。

不仅将肿瘤无进展生存期从原来的11个月延长至21个月,还将肿瘤复发风险降低了61%,同时副作用也相对减少了许多,很好地改善了患者预后。

北京时间2019年6月15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JCO, 影响因子26.303)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据悉,该成果有望改变和完善这类肺癌的治疗指南。

如何破解中晚期肺癌治疗难题?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约75%的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较低。

EGFR是上皮生长因子(EGF)的细胞增殖和信号传导的受体。EGFR基因突变在我国居民所患的非小细胞肺癌中最常见。对于中晚期肺癌患者,不少医生会帮他们进行化疗,以期缩小肺癌病灶,甚至杀死血液中的癌细胞。

然而,术前化疗对于这类患者的有效率仅5%,那也就是说,有95%的患者不仅无法通过化疗控制病灶,还要承受化疗带来的各种副反应。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8年前,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钟文昭教授团队就盯紧了这个问题,他们尝试着探索。这些年来,一些靶向治疗药物在肺癌治疗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比如,在针对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时,以厄洛替尼为代表的靶向药物明显延长了这类患者的生存时间,患者也不用承受化疗所带来的严重副反应。

新办法让“微转移”患者病情控制良好

能不能把术前化疗用靶向治疗替代?2011年12月,吴一龙教授团队启动了一项前瞻性研究,联合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的17个临床研究中心加入进来。8年里,17个中心从386名符合条件的患者中筛选,最终入组72人参与临床试验。

研究团队选择的是十分特殊的伴EGFR突变的IIIA-N2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分为I、II、III、IV期,一般I和II期是手术治疗,III和IV则以化疗为主。N2是纵膈淋巴结转移,也就是血液中很大可能存在了微转移。”

钟文昭教授指出,选择III-N2的患者主要是因为,III-N2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是最具异质性和挑战性的群体,“它是一个’分水岭’,如果没有控制好,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容易出现远处转移。”研究团队将入组病例分组,多为不吸烟女性腺癌,37例开展“靶向-手术-靶向”治疗,35例仍以标准化疗辅助。

研究发现,术前42天的靶向治疗与术前42天的传统化疗,二者有效率比例为54%:34%,新模式比传统有效率翻了一倍;新模式下,83.8%患者肿瘤缩小等达标至可手术,而传统化疗后,可手术者为68.6%;

最关键的是,经过严格随访证实,同样术后靶向治疗12个月,新模式下,显著提高患者的无癌生存期,中位数延长10个月——这些伴有EGFR突变的IIIA-N2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由原来的11个月延长至21个月。

也就是说,采用“靶向-手术-靶向”治疗后,原本“微转移”患者的肿瘤并没有增长或者发生新的转移,肿瘤得到了有效控制,肿瘤复发风险下降了61%;除了效果显著,患者副反应较以往化疗治疗减少。 

下一步将盯紧未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

国际顶级医学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JCO, 影响因子26.303)在线发表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钟文昭教授团队牵头的这项原创研究成果,并获评价:“该项前瞻性临床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供了靶向治疗在伴EGFR敏感突变的III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事实上,在文章发表前,该成果已经引起了国际肺癌领域专家高度关注。2018年钟文昭教授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上(ESMO),该研究就作为重磅口头报告,首次公布了成果,引发广泛关注。

吴一龙表示,下一步团队将盯紧未发生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目前相关研究已通过伦理评审,如果做成功,有望在3-5年内让所有需要做手术 肺癌患者,在术前先接受靶向治疗再开展手术。

据了解,厄洛替尼等靶向药目前已纳入医保,以广州为例,患者可报销80%,自费部分为1000多元,治疗费用较以往大大减少。(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