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疗法】平衡火罐,帮你赶走慢性疲劳
2019-05-02 10:50 羊城派 原创
平衡火罐疗法已成为脱离了针法和灸法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

文/羊城派记者 陈映平 通讯员 宋莉萍
图/吴远团(另署名除外)

火罐,对中国人来说一点都不陌生。记得小时候,老人们都懂得点着把火,随手拿个量米罐或玻璃茶杯扣于小孩的肚脐上来治疗腹泻。其因疗效好,痛苦小,无副作用,见效快,成本低,方法简单,材料随手可得而广泛应用于民间。《五十二病伤》中“角法(火罐)治疮疾”是最早的记录;《肘后方》(葛洪)中还记载有“角罐”、“铜罐”、“玻璃罐”、“竹罐”、“电温罐”、“磁罐”、“负压罐”等多种形式。

“平衡火罐疗法”可调理肝脾肾

陈秀华主任在帮患者治疗 图/吴远团

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科主任陈秀华介绍,“平衡火罐疗法”是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主任王文远教授在传统火罐疗法的基础上发明的特色技术,于1984~1985起用于临床,被列为钓鱼台养生保健中心保健项目。其用闪罐、走罐、飞罐、旋罐、抖罐、振罐、针罐、药罐等手法,选择相对修复病变起平衡作用的特定部位,实施熨刮、牵拉、挤压、弹拨等良性刺激,利用火罐的温热效应,连续不间断地向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反馈信息,使机体相应修复到平衡状态。平衡火罐通过以上良性刺激及火罐的温热效应,调理全身脏腑,疏通经络,从而达到调理肝脾肾的功效。

据了解,目前接受治疗人群的除慢性疲劳综合症、睡眠障碍等亚健康状态外,颈椎病、腰椎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妇科病、皮肤病等疾病日渐增多,平衡火罐疗法已成为脱离了针法和灸法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

典型病案:平衡火罐帮刘先生赶走“慢疲”

患者刘先生刚过而立之年,工作繁忙,近1年来应酬较多,常半夜归家,白天常觉疲倦不堪,精神不佳,伴有睡眠质量下降,无明显诱因引起的反复咽喉不适,单位体检各项检查均正常。近2月因工作原因,经常加班,疲劳症状愈加严重,背腰酸痛,伴入睡困难,烦躁不安,咽喉疼痛不适,遂来传统疗法中心就诊。查体发现颈部淋巴结轻度增大。被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采用平衡火罐疗法治疗。

体位:取俯卧位,暴露背部。

基本步骤:
(1)在背部两侧膀胱经分别闪罐3个来回
(2)接着沿脊柱两旁分别压脊3个轮回

在背部两侧膀胱附近闪罐后留罐 图/吴远团

基本操作方法

取位原则:(绝大部分治疗在背部,也可腹部)
(1)取中为主:躯体为主,四肢为辅
(2)胸、腹、盆腔的器官的治疗,以背、腰、骶为主;前病以取后背为主(脊神经后根-华佗夹脊穴 ,膀胱经)

(3)据疾病的发病阶段取位:急性病或慢性病急发,取健侧;反之,慢性病或急性病的恢复期,取患侧

治疗工具现多选用透明大小不一玻璃罐 图/陈映平

基本步骤:

(1)在背部两侧膀胱经分别闪罐3个来回,顺序:一个从上到下,一个从下到上。
(2)接着沿脊柱两旁分别压脊3个轮回,速度慢。
(3)先将甘油稍加温涂于背部,接着沿督脉及膀胱经走向推罐3个来回,推罐火力适中,顺序:先中间、后两边,以皮肤起红晕为度。
(4)再沿督脉及膀胱经摇罐3次。用干毛巾擦干净背部甘油。

根据不同的病种在大锥穴及背部坐罐5分钟,取穴:心俞(双)、肝俞(双)、脾俞(双)、肺俞(双)、肾俞(双)等,起罐后,用热毛巾擦干净背部,协助患者穿好衣服。
疗程:开始连续三天治疗,以后每周两次,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不同而定。
适应症:
1、 慢性疲劳综合症等亚健康状态
2、 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性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
3、 颈肌劳损、腰肌劳损等颈背腰痛
4、 睡眠障碍、焦虑抑郁
5、 肥胖症、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
6、 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7、 乳腺增生囊肿、乳腺纤维增生、甲状腺结节等
8、 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
9、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禁忌症:
(1)白血病等凝血功能障碍者
(2)皮肤破损、渗液及水泡处
(3)孕妇、产后或术后体虚、过度消瘦者
(4)肝肾功能不全者(天天养生)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施沛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