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广东癌”PK34年,他将患者5年生存率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
2019-03-27 23:04 羊城派 原创
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文/羊城派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余广彪 杜晓京 鲁运新 钟茜

图/杨森

 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获得了2018年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在此之前,他连续34年从事鼻咽癌临床诊治研究工作,将鼻咽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升至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

改进分期标准让鼻患者获更精准化疗

中国鼻咽癌病例占全球的40%,尤其以广东等华南地区为高发,因此又称为“广东癌(Canton tumor)”,这也是教科书上唯一一个以地名命名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南粤大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只有准确判断鼻咽癌病情的严重程度,才可以更好确定治疗方案。譬如,早期的病人只需要放疗,中期病人需要联合化疗。如果判断不准,容易导致治疗力度过重或过轻,产生不良影响。

早年间,马骏在美国访学的时候就发现,美国很多鼻咽癌患者也是华裔,尤其是广东人,这背后可能有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美国鼻咽癌病例数量总体虽然并不多,却是国际通用的鼻咽癌的临床分期标准的主要制定者。这个分期标准对数量庞大的中国鼻咽癌患者是否适用呢?为此,回国后马骏组建了团队,就分期标准进行了专门研究,利用大宗病例数据分析,从2008年开始持续改进了鼻咽癌的分期标准。

“鼻腔”和“口咽侵犯”不再是重要的预后因素,应由T2a期降为T1期;国际上首次提出将“咽后淋巴结转移”纳入N1期;将“IV/Vb区淋巴结转移”归为N3期……这4项标准的修改均被美国AJCC分期标准直接采纳,并在全世界推广应用至今,使得患者得到更精准的化疗。

首次绘制鼻咽癌侵犯“危险地形图”

“此前,鼻咽癌放射治疗相对粗糙,容易漏掉肿瘤区域,或是治疗范围太大,给其他器官造成伤害。”马骏说。

对此,他和团队首次绘制了鼻咽癌局部侵犯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危险地形图”,创新地提出了个体化照射范围和剂量标准。也就是说,对高危的地方给予高剂量,对低危的地方给予低剂量,从而降低了鼻咽癌局部复发率。

此外,射线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伤害到毗邻的正常组织及器官(如脑干、眼睛),引起失聪和行动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马骏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鼻咽癌放疗中33个正常器官的保护图谱和安全剂量标准,显著提高了放疗的安全性,降低了严重后遗症发生率。

目前,该图谱已被国际同行下载2万余次,成为全球通用的技术规范。 

更新治疗方案让患者五年生存率提高8% 

对于中晚期鼻咽癌,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CCN)的治疗指南于1998年推荐的治疗方案是——在采用同期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3个疗程的辅助化疗。

但马骏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使用治疗方案后,患者副反应很大,会受很多苦,却似乎没有明显获益,而且还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

耗时8年,马骏团队完成了一项大型3期临床试验,结果最终显示辅助化疗并不能使中国患者获益。此后,欧洲和NCCN的指南都作出了修订,国际通用14年的“教科书”经典治疗方案由此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马骏团队还在原来双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药,并且把放疗后的化疗挪到放疗前使用,在全国开展了一个480例的临床研究,发现这一方案能够将鼻咽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提高 8%。此项研究也已经被2018年美国指南采纳。(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