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派原创文本/夏杨
1月16日,台北故宫一批国宝级文物“借”给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其中就有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真迹《祭侄文稿》。
此消息一出,引发两岸舆论哗然。不少网友言语之间和民族大义相关联,愤怒地指责台北故宫“拿着最有时代气节的表帖,干着最有辱民族大义的事情”。
一件文物的“外借”展出,为何会引发舆论风暴?
唐代文物珍品,千年艺术瑰宝
颜真卿是唐代大书法家,代表唐代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北宋文豪苏轼曾说:“诗至于杜子美(杜甫),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
颜真卿书法影响极大,后世称为“颜体”,与柳公权书法并称“颜柳”,又称“颜筋柳骨”。在中国,练习国粹书法,“颜体”是一个必经的道路。
回望中华书画艺术史,颜真卿是个光辉四射的名字。就楷书来说,中国有“四大家”,颜真卿与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并称。
而就行书作品来说,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则被誉为“天下第二”;排在第三的,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寒食帖》。
如今,《兰亭集序》真迹早已不知所踪,“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的稀世价值就凸显出来了,堪称“国宝中的国宝”!
颜真卿的影响力还波及整个东方文明。日本平安时期的书法风格深受其影响。日本的空海和尚于德宗二十年(804年)来唐取经,学习王羲之、颜真卿书法,他后来的成名作《灌顶历名》草稿,就有明显的《祭侄文稿》笔意。
《祭侄文稿》成书于758年,至今1260多年。在文物保护上有个“纸寿千年”的说法,1260多岁的《祭侄文稿》无疑已到了耄耋之年,纸质非常脆弱。这种情况下还“借”给别人、漂洋过海去展览,受到质疑在所难免。
文物不可再生,因此对于重要的国宝级文物,一般会“禁止出境”。目前收藏在北京故宫、现存最早的书法作品、西晋文学家陆机的《平复帖》,以及宋代黄庭坚的《诸上座》和米芾的《苕溪诗》等,都被列入了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显然,《祭侄文稿》更有资格受到这样的保护!
毕竟要漂洋过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这样远距离运送、展出,想确保万无一失是不大可能的。因外借受损的事,已有前车之鉴。台北故宫保存的北宋范宽名画《溪山行旅图》,1961年被借往美国国家艺术馆展出,结果就造成了严重损伤!
一张旧纸上的家国大义
其实,上文所说《祭侄文稿》的稀世价值,只是外借会引发舆论风暴的表层原因。
更重要的在于,这件文物自身特有的历史和情感因素。这就要说到《祭侄文稿》的成书时代背景。可以说,铁马冰河、家国天下、民族气节等等,都和它相关!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颜真卿写给侄子颜季明的一篇祭文。
历史镜头摇回唐代。玄宗后期,经历了全盛时期的大唐王朝忧患积聚,安禄山“渔阳鼙鼓”一响,盛世瞬间崩塌,民众流离失所,和平被硝烟吞没,大片土地生灵涂炭。
安禄山兵锋直指长安。身处乱局,文人也不失英雄本色。当时驻守平原郡的颜真卿,不顾自身危险和兵力弱势,联合堂兄颜杲卿(驻守常山郡)拼死抵抗。
安禄山部将史思明率叛军直扑常山郡,颜杲卿寡不敌众,城破被俘。颜杲卿及其子颜季明被残忍杀害,同时颜氏一门30余口遇难。
两年后,颜真卿收复常山,派人寻找亲人遗骸,仅找到侄子颜季明的头骨及堂兄颜杲卿的腿骨。颜真卿心如刀绞,挥笔写下了这篇饱含悲痛之情的祭文。
一般传世的经典书法,都是作者精心书写的作品,而《祭侄文稿》却是一篇草稿。不过也正因为这一点,作者下笔时沉痛的心境都通过笔势和墨迹得以原味保留,极具历史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由于作者的情绪激荡,笔锋为情感驾驭,行文如江河滔滔倾泻而下。在章法上,他已顾不上笔墨之工拙,字迹时疏时密,墨色有浓有淡,甚至有“写不下去”的枯笔。在需要修改处,他反复涂抹,纸上定格下了他那一刻的心境!
《祭侄文稿》如此有现场感、历史感。透过这一纸书法,我们仿佛看见1260多年前的颜真卿,满含热泪,在家国破碎、亲人横死的哀伤中挥毫……
那一刻,他不再是一个书法家,一个将军,只是一个伤心人,在述说内心的痛与悲。我们看到那片旧纸上的墨迹,是他家国情怀和艺术功力的自然流露。
无疑,这是颜真卿用整个生命孕育出来的一幅艺术神品!有人感慨,即便是颜真卿复生,也未必能能再写出这样的作品了!
就在颜真卿写完此帖的26年后,年逾古稀的他奉命前往李希烈叛军中劝降,因宁折不弯而被勒死,享年76岁。书法艺术上的一代宗师,和他的亲人一样,在家国危难中舍生取义了!
颜真卿竖起了一座忠义刚烈的精神高标,他的书法艺术和道德人格都为后世推崇。宋代文豪欧阳修评价他:“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抗战硝烟中的辗转流亡
作为国之瑰宝的《祭侄文稿》,之所以在外借日本问题上能引发舆论风波,还和它在近代的坎坷经历有关。
它成书之后,受历代名家、藏家和宫廷收藏保护,得以流传至今。而1931年战争狂魔日本军国主义者悍然侵略中国,把华夏大地卷入了血与火的深渊。《祭侄文稿》也在这场战争中备受辗转流离之苦。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寸河山一寸血。1933年日军攻陷山海关,北京故宫的文物受到威胁,不得不打包南迁,《祭侄文稿》和其它文物一起,走上了长达10多年的逃亡路。
先辈留给后世“子孙保之”的文化和精神遗产,和他的子孙一样在外族入侵中遭受生死磨难。如果文物有记忆,《祭侄文稿》一定会记得这段屈辱和仇恨!
故宫文物一路辗转,最终落脚四川。抗战胜利后迁回南京。解放战争后期,部分最珍贵的文物被运到了台湾。1965年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至今,《祭侄文稿》与苏轼的《寒食帖》、赵干的《江行初雪图》一起,被称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
历经岁月洗礼,《祭侄文稿》的纸张已非常脆弱,少许的动荡、光照、潮湿、虫噬等都可能将它化为灰烬。显然,这样的文物,展出一次伤一次。
所以,1984年台北故宫规定,《祭侄文稿》等70件名作列为限展品,规定每次展出最多42天,展后“休息”、“保养”三年以上。它上次展出是2008年。
令很多人不解和愤怒的是,在中国都很少亮相的文物珍品,这次竟要远渡重洋去日本展出。
文物是文明的载体,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肖像。文物的使命不仅在当下,它还要走向未来,给后人讲述前人的精神和故事。
所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小心地呵护它。如果文化瑰宝在我们手里受损,我们就成了愧对祖先的不肖子孙!
(以下摘自网络)
《祭侄文稿》原文(234字)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
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飨!
《祭侄文稿》艺术分析
文稿一开始,叙述个人身份和侄子生前状况,文字节奏平缓,笔墨也比较清淡。转入祭文正题后,字形变大,笔画变粗,用墨开始浓起来。
全文只用了七次蘸墨,最长处一笔墨写了53字,留下了干枯压痕出现难以控制的伤痛轨迹。从“维乾”到“诸军事”蘸第一笔墨,墨色由浓变淡,笔画由粗变细;从“蒲州”到“季明”蘸第二笔墨,墨色也是由重而轻,点画由粗而细,且连笔牵丝渐多,反映了作者激动的情感变化;从“惟尔”开始,因要思考内容、蘸墨,涂改、枯笔增多;从“归”字开始,墨色变得浓润,“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八个字墨色浓厚,充分反映出书家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天不悔”三字以后,随着心情的不可遏制,越往后越挥洒自如,无所惮虑。两个“呜呼哀哉”的狂草写法,足见书家悲愤之情不可言状。最后的三行如飞瀑流泉,急转直下,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其情感交织而产生的笔墨效果使作品达到艺术的巅峰状态。这一墨法的艺术效果与颜真卿当时的悲恸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来源丨羊城派
栏目主持丨夏杨
责编丨魏礼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