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关小姐》到《面朝大海》 广东电视剧如何抢回收视率?
2018-12-20 22:19 羊城派 原创
焦虑的80年代、生猛的90年代、平稳的00年代、奋起的10年代……“广味”品质剧闪耀时代荧屏

文/羊城派记者 龚卫锋
视频制作/羊城派记者 汤铭明

上世纪80年代初,广东电视剧行业经历过一段尴尬时期:在《虾球传》之后,没有同量级的电视剧跟上;随着《排球女将》《血疑》等译制剧兴起,《霍元甲》等港剧进入内地引发追看风潮,本土电视剧发展举步维艰。甚至斩获“飞天奖”的《四世同堂》在广东电视台播出时,竟无商家愿意投放广告。

不过,广东电视人很快找到出路——通过赴香港学习经验,调整做剧方向,逐渐找到了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打造广味特色电视剧的出路。

在“回春之作”《公关小姐》之后,20世纪90年代接连推出《情满珠江》《农民的儿子》《英雄无悔》《和平年代》等广受老百姓欢迎、又足以载入中国电视剧史册的优质作品,打造了广东电视剧的“黄金十年”。

进入新世纪后,广东电视剧发展渐趋平稳,保持着每隔两三年出一部好作品的节奏,从《娘》《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亮剑》,到即将推出的《面朝大海》以及正在筹备的《闯广东》,新南粤电视剧正在融媒体环境下,接受观众检验。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海报

A.求变
为抢回收视率,前往香港取经

1986年,广东电视台购买了由香港无线台制作,万梓良、郑裕玲主演的电视剧《流氓大亨》,收视率高达76%,据说该剧播出时,本土犯罪率大幅下降。

该剧播完后,在广州一场座谈会上,市民代表盛赞《流氓大亨》,但当时有业内人士情绪激动,一连指出该剧多处情节不合理,更反问市民:“你们欣赏它什么?”

创作过广东首部电视剧《虾球传》的张木桂,后来在其著作《粤派电视》中写道:“面对观众的冷落,台长着急了,厅长着急了,省委领导也着急了。领导采取的第一个动作是从体制改革上下手,将原电视台文艺部电视剧编导组从文艺部分离出来,成立了专门制作电视剧的电视剧中心,任命我为主任。”

体制改革后,广东台对珠三角观众做了市场调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收看广东电视与收看香港电视的比例是2:8,而珠三角的电视机拥有量在当时占全省的三分之二。调查者问老百姓为什么爱看香港电视?市民的“口径”很统一——香港电视剧好看。

1986年,时任广东电视台台长刘炽决定求变。他派了一个10人考察团到香港两家电视台考察,团员包括电视剧编剧、导演、美工、灯光、制片以及综艺节目的编导,希望通过考察香港电视剧的制作,学习并借鉴经验。

当时接待考察团的是TVB监制李添胜。张木桂在《粤派电视》中写道:“李先生一连数天为我们介绍无线电视剧、综艺节目的制作情况,并不厌其烦地领我们到片场、外景地参观实拍,甚至让我们参加剧本选题、创作的全过程。”

当时,张木桂问李添胜:“莫非说电视剧应该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李添胜笑道:“香港人下班后就想松松脑子,而娱乐性强的通俗剧最合他们的胃口,我们就从这样的现实出发策划剧目。”

这段简短的对话,让张木桂明白,香港电视台制作电视剧,强调“可看性”,把观众放在首位,不只是简单的说教。从香港回来后,张木桂写了长达万字的调查报告交给领导,并印发给电视剧中心的业务骨干。

孙洪涛(中)参演英雄无悔

B.举措
力推广味作品,《公关小姐》走红

真正的变革发生在1987年。当年7月,广东省广播电视厅、广东电视台把全体中层干部集中到南湖宾馆,举行改版工作会议。

会议经过反复论证,确定要学“香港经验”制作长篇电视剧;在拍摄上,摒弃效仿电影的手法,形成工厂化一条龙生产模式,达到每天播一集本台制作新剧的目标。同时还制定了“十年计划”:1987年年产80集,每年按20-30集递增,到1997年达到年产300集。

在这次会议上,张木桂提出了一个新思路——“做电视剧要牢牢记住我们姓‘广’”!他说:“在选材方针上确定如下范围:反映广东的改革开放,反映广东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著名人物,有计划地将广东作家的优秀作品搬上屏幕,为广东观众服务,拍有广味的作品。”

从1987年底开始,广东电视台制作了反映广东重大历史事件的《康梁变法》,反映广东华侨辛酸血泪史的《过埠新娘》,根据吴有恒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的《香港地恩仇记》,反映广东人传统道德伦理受到冲击的《家庭》……

1989年5月2日,《公关小姐》在广州开拍,负责写剧本的是当时的暨南大学校长秘书邝健人,导演是广东电视台的黄加良。

这部剧通过香港小姐周颖在合资企业中华大酒店任公关部经理的经历,以及她带领一拨公关小姐在事业、工作、爱情上的矛盾和追求,反映改革开放中广东人思想风貌的变化。

导演黄加良曾在1990年7月2日的《羊城晚报》上发表文章《<公关小姐>纪事》,提到拍摄经历时无不感慨:“剧组在中国大酒店拍摄,酒店的领导在员工大会上说,剧组哪儿都可以拍,无论是走廊、总经理办公室,还是总统套间。我们能完成任务,与他们的大力支持分不开。”

《公关小姐》剧照

1990年,《公关小姐》横扫第九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第十一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值得一提的是,22集的《公关小姐》每集成本是2.5万元,而央视的购入价格是每集4万元,再加上电视剧播放期间近200万元的广告收入,这也是一部令电视台获利颇丰的剧集。

与此同时,该剧引发强烈社会反响,不少城市陆续成立公关协会,企业成立了公关部,这部戏甚至被当做了“教材”,此后多年内,黄加良常被邀请担任多个公关比赛的评委。

C.丰收
广东制造领跑,迎来黄金时代

现任广视传媒总经理的杨德建,在1997年加入广东有线广播电视台,他回忆:“上世纪90年代,广东出了一批经典作品,那是一个生猛的年代,是爆发期。”

当时,广东电视剧迎来“黄金时代”,连续推出《情满珠江》《农民的儿子》《英雄无悔》《和平年代》等具备全国影响力的作品。

1994年春,谢望新任广东电视台台长,明确提出:“广东电视台一年至少要拍出一部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精品电视剧。”此后,广东电视台在四年内连获五个“五个一工程奖”,囊括飞天奖和金鹰奖。

《情满珠江》剧照

36集电视剧《情满珠江》由珠影电视部、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三方联合制作,主人公林必成与三个女性之间的恩怨交织贯穿于广东从城市到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中。

该剧是中央电视台1994年的开年大剧,播出后空前火爆,男主角巍子、女主角左翎从此家喻户晓。据说,当时巍子是整部剧片酬最高的演员,1000元一集,其他几位女主演都是500元一集。

次年播出的《农民的儿子》根据《史来贺评传》等纪实作品改编,剧本酝酿两年,六易其稿,剧组深入河南农村深挖“劳模”史来贺的经历,制作周期达三年。

这部剧被安排在199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播出,荣获当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以及飞天奖。

紧跟其后的三年,广东电视剧的代表作都是军旅、刑侦题材。1996年是《英雄无悔》,1997年是《和平年代》和《军嫂》。

为了拍好《英雄无悔》,广东电视台聘请了珠影的贺梦凡和邓原担纲导演、编剧,历时8个月写成剧本,请来濮存昕主演。

该剧以全景式的笔触再现了改革开放中公安干警可歌可泣、铁骨铮铮的英雄故事。时任中国电视艺委会副主任仲呈祥说:“我们倡导主旋律,提倡出精品,就得真正拿出能引起社会轰动、能得到人民群众认同的有说服力的作品来,《英雄无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英雄无悔》海报

该剧在央视播出时,全国平均收视率高达15.8%,在北京收视率更达到20.8%。在广州该剧收视率也达到12%,超过同期播出的香港电视剧《廉政英雌之火枪柔情》。

D.稳定
每间隔两三年,推一部大制作

2000年之后,广东电视剧的发展逐趋平稳,保持每两三年推出一部精品剧的节奏,产出了《亮剑》《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优秀作品。

杨德建2003年调入南方电视台影视频道做总监,负责电视剧的引进、采购、制作等业务,深切体会到广东电视剧制播的变化:“我们要保证投资的电视剧项目,对电视剧把关特别严格,要保证剧本、资金安全。”

这段时间,南粤电视剧转向历史、军旅、革命题材。杨德建认为:“广东的电视剧不迎合市场,更理性、稳重、扎实,表达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叙事的剧比较多。”

拍摄《亮剑》的经历,让杨德建记忆犹新。该剧由南方电视台、海润影视联合出品,杨德建担任整部剧的项目策划:“这部剧写了一个充满缺点的军队领导,我们花26万元买下剧本后,很多人不看好。”

2005年,该剧在央视播出,以平均收视10.7%的成绩成为年度剧王,并拿到了飞天奖、金鹰奖,主演李幼斌也拿到了双料“优秀男演员奖”。

2011年,由南方电视台牵头的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央视播出。该剧讲述了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曲折历程,再现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的传奇人生。

导演王晓明说:“大家都知道钱学森是中国的‘导弹之父’,但很少人知道他还有很高的音乐素养,夫人是女高音歌唱家,每当他做科学研究遇到难题的时候,他都会听音乐调节情绪。”这部剧同样拿到了飞天奖一等奖。

《亮剑》剧照

E.未来
政府大力扶持,政策积极引导

最近几年,南粤电视剧的发展同样坚持主旋律路线,《小镇大法官》《热血军旗》都是其中的代表作。

杨德建设想了三种南粤电视剧未来的方向:“第一,要让作品同时适应网络和传统媒体的播出;第二,要有现实主义精神,关注当下生活;第三,充分传播岭南文化特色。”他目前正在筹划一部名叫《闯广东》的新剧,计划明年一季度开机,这部剧选取了广东的制造业为背景,从80后、90后的视角,讲述外来人到广东闯天下的故事,“会讲到广东的划龙舟、饮食,还有怎么和广东女孩谈恋爱……”

南粤电视剧的复苏,同政策支持密不可分,特别是政府对优秀影视剧项目提供的奖励政策。以目前正在发行的电视剧《面朝大海》为例,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电视剧管理处负责人说:“创作扶持方面,财政给了剧组200万元,而且已上报国家广电局评优秀剧本,假如能拿奖,按去年的奖励标准,在90万元到300万元之间。播出后,如果反响好,还会有各类奖励。”

目前,广东电视剧产量连续几年排全国第四,前三名是京、沪、浙;广东具备拍摄电视剧资质的公司有1300余家,真正制作电视剧的有20余家。杨德建说:“广东电视剧制作目前还是以广视传媒、南方领航为代表的国企领衔,民营企业尚有提升空间。”

为了激励更多制作团队参与到南粤电视剧制作,省广电局近年狠抓题材规划,评出了20部重点剧作跟踪管理;其次,提出“剧本超市”的设想,让优质剧本同影视公司对接;最后,着重打造有获奖潜力的好作品,吸引公司、人才、作品流入广东。(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刘涛降片酬出演《面朝大海》

曾参与《英雄无悔》《和平年代》的孙洪涛,把制作《面朝大海》视作一次回归。

1982年,16岁的孙洪涛来到广州,参军入伍,18岁考入暨南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成为广州军区新闻干事,30岁时走进《叶剑英》剧组开始表演生涯。

1996年,孙洪涛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从广州军区调到第二炮兵部队,离开了广州,去了北京。20年后,这位荧屏上的“军人专业户”,转业到广东南方影视传媒集团,回到广州。

启动《面朝大海》是几年前的事。孙洪涛跟好友向洋在北京碰面,回忆往昔时,从南方题材影视剧,聊到了深圳故事。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做部剧,随即找人创作故事梗概,初步组建创作班底。

2016年9月,深圳市委宣传部接到中宣部拍一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影视作品的任务,“我们有准备,投标一下就中了。”孙洪涛说。

《面朝大海》剧情以魏东晓、杜芳这对小夫妻创业奋斗的历程为切入口,展现深圳跨越40年的变迁。

剧中展现了许多标志性事件:股票风潮、香港回归、2008年奥运会等。孙洪涛用尽人脉,搭建了一套“顶级阵容”:导演余丁,编剧温豪杰,造型陈敏正,摄影吴阳,主演刘涛、王雷。

《面朝大海》海报

孙洪涛的妻子是“西关女”,给这部戏提了很多意见,孙洪涛说:“她太熟悉广东,比如提出剧本里‘杜梅’这个名字取得不好,在广东人眼里‘梅’和‘霉’谐音,不吉利,而且梅花是北方植物,南方人很少见。我接受了意见,把杜梅改名叫杜芳。”

依照对广东文化的认知,他们给杜芳的两个儿子取名,一个叫虾仔,一个叫豪仔。

开拍后,遇到的困难让剧组始料未及:十万基建工程兵入深圳场景,要调用油罐车,铁路局要求剧组走规定程序,但时间紧迫耽误工期,怎么办?

孙洪涛找到了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白洁局长,经过多方交涉,铁路局开了绿色通道。这类情况还真不少,剧组想借用三水区政府拍摄有年代感的场景,孙洪涛找到了省广电,困难又解决了。

这次拍摄《面朝大海》的经历,让孙洪涛再次体会了“有困难找政府”这句话的涵义。

刘涛《面朝大海》剧照

2000年至2002年间,刘涛曾在广东生活,拍摄了《外来媳妇本地郎》,这段经历给她拍《面朝大海》带来极大帮助。刘涛懂生活,会煲砂锅粥,还指导包括男主角王雷在内的很多演员说粤语。

她告诉孙洪涛:“广东那段生活对我是得天独厚的积累,我演了十八年戏,这次是我最上心的,因为我是从这里走上影视创作的道路。”据说,为了腾出更多制作经费,刘涛降了一半片酬。

《面朝大海》是孙洪涛阔别羊城20载,回来后操盘的第一部电视剧,出演过60多部影视作品的孙洪涛,也在剧中扮演了一个角色:“因为我是师级干部转业,我在剧中也演一个师级干部,这是我对军旅生涯浓墨重彩的纪念。”

来源 | 羊城派
总指挥 | 刘海陵
总策划 | 林海利 孙璇 林如敏
统筹 | 吴慧玲 刘虹 邵梓恒
设计统筹 | 黄江霆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