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普通中学成为荔湾进步最大初中,秘密何在?
2018-12-18 19:55 羊城派 原创
社团办学模式让学生在志同道合的团队中携手发展。

文/羊城派记者 蒋隽 通讯员 李勉聪
图/羊城派记者 汤铭明

学霸的传奇普通人无法复制,学渣逆袭才具有参考性。广州市陈嘉庚纪念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学生大多为学习基础差、无特长、缩在班级墙角的“路人”孩子,但其管乐队却夺得广东省第三届中小学生管乐展演第一名。

12月12日,记者从荔湾区第九届“嘉庚杯”中小学优秀社团评选颁奖仪式上获悉,凭借社团办学模式,该校还成为2018年荔湾区中考进步最大的学校之一。

广东省行进管乐展演第一名

本届“嘉庚杯”优秀社团评选活动,共有32个不同类型的社团获评优秀社团,评出优秀辅导员40名、优秀学员54名,他们都是2017年度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中的佼佼者。

颁奖礼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只60人的管乐队,成员站位错落有致,一边吹奏明快的《探索新世界》乐曲,一边移动变换队形,极富动感和视听冲击力,很有国际范儿!

这不是某名校、强校的表演,而是陈嘉庚纪念中学的行进管乐队。在刚刚结束的广东省第三届中小学生行进管乐展演中,这支队伍作为广州市唯一进入决赛的管乐团,一举夺得全省第一名。

缩在墙角的“路人”孩子

“这些孩子进入管乐队之前,完全零基础,没有受过任何音乐训练。”陈嘉庚纪念中学副校长万小飞说。

坐落在广州火车站旁的陈嘉庚纪念中学,是一所成绩普通的初中,生源并不理想,“很多学生的父母都是外出打工的,大多数孩子小学学习基础差、没有突出特长,没有尝试过成功。是班里没有存在感的‘路人’、缩在墙角的那种孩子。”万小飞说,怎样让孩子们建立自信、找到生活目标、提高成绩,摆在学校面前。

2014年开始,该校探索“社团办学模式”,组建了几十个社团,尤其以管乐社团班为特色,“每个学生都必须选择一个社团班,每周三有2节社团班课程。

每个年级也都设立管乐社团班,请来广东省管乐协会主席当导师。”万小飞介绍,全校学生在管乐团的影响下,艺术学习热情大幅高涨,音乐演唱、舞蹈、管乐吹奏、美术书法都成为学生乐趣。

社团班让孩子站上舞台中央,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提升自信。

2015年嘉庚管乐艺术社团在星海音乐厅开了专场音乐会;多名学生参加华南地区管乐打击乐独奏重奏比赛获奖,且整个乐团被邀请参加了颁奖音乐会的演出;2017年代表荔湾区参加广州市中小学生器乐展演,获一等奖;2016年、2017年的初三管乐毕业生,有3名考入星海音乐学院附中,部分学生以特长生资格升入高中。

几年辛苦终成荔湾进步最大初中

孩子们自信了、找到自己生命的光彩,成绩也随之提高。陈嘉庚纪念中学在2018年初三毕业班中考中,超区目标分2分多,是区内进步最大的学校之一;普通高中上线率达到70%,高分优先保护线有7人,最高分712分,700分以上的两位同学分别被华师附中和广雅中学录取。

万小飞总结:“社团办学模式,根据学生兴趣和人生规划发展需要而设置社团班级,学生自主选择,导师科学引领,学校统筹管理,让学生在志同道合的团队中携手发展。”

据悉,目前,除了管乐艺术社团,该校还在大力打造爱迪乐(IDIIL)课程社团、科技创新社团、创新美术社团、国学文化社团、国际文化交流社团、快乐足球社团等。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孙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