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海》首掀浪花,校园音乐渐成潮流
2018-11-22 22:11 羊城派 原创
广东校园音乐薪火相传,从未熄灭。20世纪八九十年代校园民谣蔚然成风,如今说唱、摇滚、阿卡贝拉等各种音乐形式百花齐放。此外,广东还拥有华南地区唯一一家音乐专业学府——星海音乐学院,为流行音乐界输送众多人才,更让广州一度成为“选秀重镇”。

文/羊城派记者 胡广欣

视频/羊城派记者周巍

在流行音乐发展史上,校园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20世纪70年代末,台湾校园民歌运动轰轰烈烈,李双泽、杨弦、胡德夫等大学学子掀起一股“唱自己的歌”风潮。这股“校园歌曲风”同样吹到了中国大陆。

1986年,大陆首张由大学生自己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校园歌曲专辑《向大海》在广州中山大学诞生,由此掀开新时代中国内地校园歌曲的序幕。青年学子用音乐抒怀,青春风采借音乐长存。

广东校园音乐薪火相传,从未熄灭。20世纪八九十年代校园民谣蔚然成风,如今说唱、摇滚、阿卡贝拉等各种音乐形式百花齐放。此外,广东还拥有华南地区唯一一家音乐专业学府——星海音乐学院,为流行音乐界输送众多人才,更让广州一度成为“选秀重镇”。

中大LAX组合参加百事音乐打榜演出(供图:徐红)

中大《向大海》播下火种, 广东校园音乐呈燎原之势

“我将随海潮离去,奔向那辽阔大海;让生命冲浪拼搏,让理想导航未来……”在中山大学原创校园歌曲专辑《向大海》的同名歌曲里,中大学子这样歌唱。

这张专辑中的16首歌均出自中大师生之手,无论是《向大海》的雄心壮志,还是《半个月亮》的诗意盎然,还是《你和我》的情窦初开……每一首歌都闪烁着20世纪80年代的理想主义光芒。

说起《向大海》,就不得不提1985年成立的中大校园歌曲编辑部。当年,被称为“七剑客”的七名中大师生自发成立“中大校园歌曲编辑部”,接受校内师生的歌曲投稿,鼓励大家“我手写我心”,校园原创音乐蔚然成风。

当时的广东流行音乐界,专业音乐人因为“扒带”而形成了先曲后词的创作模式,而校园音乐则正好相反:在大学里,有一手好文笔的人不少,会写歌的创作者却很稀缺,因此校园编辑部收到的投稿总是词比曲多,因此校园音乐创作“先有词、后谱曲”也形成常态。

在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校园歌曲创作制造了不少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中山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徐红近年一直在收集和整理校园歌曲的资料,她透露了歌曲《向大海》的一个小花絮:“这首歌也是先有词后有曲,作词的是外语系的才女陈文芷,作曲的是全校闻名的音乐才子罗鲁斌,但两人直到今天仍然没见过面。”

《向大海》1986年由中唱广州分公司出版,成为中国内地首张校园歌曲专辑,比1988年以北京大学学生创作为主的校园歌曲专辑《寂寞的星期天》还要早两年。专辑推出后,吸引了广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歌曲》杂志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甚至有人就是冲着这些好听的校园歌曲而报考中大。”徐红说。

《向大海》播下火种,广东校园原创音乐逐渐呈现燎原之势。新时代校园歌曲创作大赛、五省市校园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等比赛陆续举行,校园歌曲创作人才纷纷涌现。

广东高校原创歌曲合集《冲浪》

值得一提的是,毛阿敏也曾在1987年参加五省市校园创作演唱大赛,并借此崭露头角。1987年,团省委出版了盒带《冲浪》,收录17首来自广东各高校的原创歌曲,盒带封面上,四名大学生身穿泳衣踏浪,脸上挂着明媚的笑容。三十多年过去,我们仍能透过音乐感受到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那股青春飞扬的姿态。

校园音乐与流行乐坛交融,歌手走进大学与学子互动

大学生一向都是对流行文化最敏感的群体之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广东流行乐坛最鼎盛、人才辈出的年代,校园与流行乐坛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流行音乐人与大学生之间有过不少动人的交集。

在徐红即将出版的著作《向大海——中山大学校园音乐三十年》中,记录了一段对中大校园歌曲编辑部元老邵杰明的采访。邵杰明透露,中大校园歌曲编辑部得到了广州市歌舞团作曲家何建东的帮助,“他不仅为第一批七八首征稿作品谱曲,还多次来到校园给我们作辅导”。

廖百威(右二)与校园歌手一起表演(供图:徐红)

《向大海》专辑的诞生,也离不开当时中唱广州分公司责任编辑陈小奇和马小南(笔名:兰斋)的策划和监制。陈小奇回忆,将学生创作的歌谱集中后,他们从专业的角度对词曲进行修改,“总体来说歌曲质量不错,我们的校园歌曲受台湾校园民歌的影响比较大,总体来说没那么流行化,比较正统”。

在陈小奇和马小南的建议下,两位星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安李和廖百威加入到《向大海》的录制中,带来更专业的演唱。

内地首张校园原创歌曲专辑《向大海》

对唱片公司来说,校园是最重要的宣传阵地。如今是某大学工作人员的方立农,至今仍对1993年11月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的太平洋音乐欣赏会记忆犹新。当时他是华工的大四学生,也是学生会成员。

方立农回忆:“学生会开会讨论校庆艺术节的活动安排,我提议邀请太平洋的歌手过来表演。我从五山骑自行车到人民北路的太平洋影音公司跟陈小奇和李广平见面,一拍即合,这台音乐欣赏会就定下来了。”

歌手甘苹(右)参加华工音乐欣赏会(供图:方立农)

音乐欣赏会举办时,大学生们的反应非常热烈,几乎是一票难求。音乐欣赏会上,甘苹、张萌萌、光头李进、伊扬等太平洋签约歌手与大学生面对面,不仅唱歌,还跟学子们分享了不少歌曲背后的故事。流行音乐的种子,就通过一场场新歌首唱会、音乐欣赏会而在校园生根发芽。

从吉他民谣到摇滚说唱,校园音乐风格越发多样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东校园音乐的风格愈发多样。在《向大海》之后,中大学子陆续推出了《毕业谣》(2000年)、《让梦飞翔》(2009年)和《桃李芳馨》(2014年)三张原创校园歌曲专辑。

徐红是这三张专辑的策划人,她介绍:“《毕业谣》收录了20世纪90年代中大学子的创作,基本都是民谣;《让梦飞翔》有了摇滚、朋克、说唱等丰富曲风,编曲和配器都紧跟时代,其中有一首《绽放》是男声rap和女声美声混搭,《桃李芳馨》还出现了原生态方言民谣和阿卡贝拉。”

20世纪90年代意气风发的校园歌手们(供图:徐红)

每一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校园歌手。徐红回忆,20世纪80年代,何蔚星和陈经天是最出名的男女校园歌手;20世纪90年代,“民谣热”和“乐队热”席卷校园,其中“Lucky Boys”组合与“宁宁刚组合”风靡一时。

“Lucky Boys”组合演唱的民谣《珍藏那张笑脸》至今仍是广东校园歌曲的代表作,当时这首歌在电台打榜,还吸引了广东电视台前来采访。随后,“宁宁刚”组合接班,成为新一代校园明星。

徐红透露,“Lucky Boys”和“宁宁刚”之间还有一个传承故事:“‘宁宁刚’的灵魂人物陈宇刚,正是因为看到了‘Lucky Boys’的电视采访才决心报考中大。”

2015年校园音乐快闪活动(供图:徐红)

广东的校园音乐不仅有文质彬彬的吉他民谣,还有让人血脉偾张的摇滚。南方的金属摇滚乐迷一定知道“暗疮”乐队,其主唱何广平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大物理学院教授,他在中大读书时已经开始玩乐队。

徐红也是当时乐队热潮的见证者:“那时我很支持他们,在学生活动中心二楼转角弄了一个乐队室,装了隔音设备,他们在里面创作和演奏,写出了很多歌曲。”

至于“暗疮乐队”这个名字,也有一段趣事:“当时广东省搞乐队比赛,中大要出一个乐队。取什么名字好呢?我说要青春、活力,何广平说,就叫‘暗疮’吧,够青春!”

星海成立流行音乐学院,培养专业音乐力量

除了散落在各大高校的“业余玩家”,广州还有一股重要的专业音乐力量——星海音乐学院,为流行乐坛培养输送了不少人才。星海音乐学院早在1993年就设立了流行音乐演唱专业,是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最早设立的一批流行音乐演唱专业之一。

去年,星海音乐学院的流行音乐专业正式升级为流行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弯弯的月亮》作者李海鹰回归母校,担任院长。

如今,流行音乐学院拥有流行演唱系、音乐剧系、流行器乐系三个专业。李海鹰认为,流行音乐教育必须与社会接轨。因此,他把不少长期奋战在流行音乐一线的高手请到校园来当老师,填词人向雪怀、作曲家许建强等人都在学院开设了常规课程。此外,爵士基础理论、爵士基础钢琴和专业爵士钢琴三门课由外教进行全英文授课。

李海鹰说:“这些大师在国外一般都只是办讲座,我们可以把他们请来当专职的老师。”

李海鹰希望,流行音乐学院出来的学生可以成为全才:“流行音乐的创作与制作是分不开的。所以演唱系的学生也要学编曲、制作,器乐系的学生也要学唱歌。

我们要培养的是职业音乐人,比如李荣浩就是个很好的榜样,作曲、写词、乐器、编曲、录音、甚至弦乐写作都自己来,非常全面。培养一个成功的幕后音乐人,比培养出一个歌手的概率更大。”

从选秀到音乐比赛,校园成为音乐产业人才储备库

今年,高校迎来了第一批“00后”新生。徐红表示,新生让她惊喜不已:“搞原创的人才太多了!光是中大原创音乐社就收到几百人的报名,其中不少人还是带着自己的作品来的,交上来的都是经过编曲的小样。”校园歌手的起点越来越高,对音乐产业而言,校园成为了重要的人才储备库。

广东一直是“选秀重镇”,早期的“超女”周笔畅和刘惜君,到2015年“超女”冠军圈九、2016年《中国新歌声》那英组冠军汪晨蕊等均是星海音乐学院的毕业生。

除了课程改革之外,李海鹰上任之后的又一把“火”,便是与《中国好声音》的制作方上海灿星文化合作,建立音乐学院与《中国好声音》的“直通通道”——星海音乐学院五位老师可以直接推荐学生参加《中国好声音》的终极试音环节。

在今年的《中国好声音2018》中就有两位星海学生以此方式进入高校组大名单。李海鹰表示:“希望通过这个合作,为学生铺好一条实习的路。”

除了选秀之外,近年来网易云音乐、酷我、酷狗、虾米等数字音乐平台也开始介入校园音乐,其中一个重要方式就是主办校园音乐比赛。根据公众号“音乐财经”的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国就有超过16个涵盖多所高校的校园音乐赛事项目。

酷狗音乐去年开始举办酷狗音超联赛,广东高校表现十分突出,总冠军就是星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今年的比赛,星海也有超过300人报名参加。

此外,酷狗还在高校设立校园音乐基地,为基地提供专业的音响设备,定期派出专家团队对大学生进行声乐、创作、新媒体推广等培训。

对校园音乐人来说,互联网音乐平台能够为他们带来丰富的线上、线下推广资源和演出机会,让校园音乐走出校门;而对互联网音乐平台而言,校园音乐人及其作品已经成为平台的重要版权储备,两者可谓双赢。

他们都是“星海人”

周笔畅

2003年考入星海音乐学院社会音乐系流行演唱专业,2005年参加湖南卫视节目《超级女声》,成为广州赛区冠军以及全国亚军,由此走上职业歌手的道路。

截至2018年,共获国内外250个奖项,并成为首位囊括音乐风云榜、东方风云榜、音乐先锋榜等6大颁奖礼“最佳女歌手、最受欢迎女歌手、最佳专辑”等奖项的内地歌手。

刘惜君

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2006级本科班,在2009年《快乐女声》比赛中跻身五强。2010年发行首张专辑《爱情花园》,其中一首《我很快乐》被广为传唱。如今依然活跃在乐坛,去年推出的新专辑《如我》颇受好评。

尹正

演员尹正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2006级本科班,与刘惜君是同班同学。在校期间,曾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第一届流行音乐大赛全国决赛的优秀奖。

2011年参加了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演出,在该剧女主角田水的引荐之下获得了在上海话剧中心话剧《鹿鼎记》中饰演康熙的机会,由此进入演艺圈。

汪晨蕊

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通俗演唱专业,在2016年《中国新歌声》比赛中,获得那英组冠军、全国总冠军。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卢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