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通讯员 邱晓艺
“我想有一个可以写作业的地方。”“如果有一张床垫,我就不用垫着破被子睡觉了。”
“很久没有下楼和街坊们见面,有个拐杖我就能出门了。”……
一个个微小的心愿,有可能是困难家庭沉甸甸的负担,是他们的梦想和期盼。日前,在广州市海珠区民政局的指导下,海珠区慈善会联合区志愿者协会、各街道以及社工站开展海珠区“微心愿·善暖万家”活动,征集了辖区内近200名困难群众的微心愿,在虎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派送到家,为困难群众办一件实实在在的事,同时也送上了暖暖的新春祝福。
“我想要一张可折叠的儿童蹦蹦床。”沙园街社工站收到一个很特别的“微心愿”,它来自赵先生(化名)的儿子小赵。小赵是一个自闭症患儿,今年6岁了,还不会说话,存在感统失调,最经常做的事情就是重复在沙发上蹦蹦跳跳。赵先生说他已经蹦坏家里的一张沙发了,因为家庭经济不宽裕,一直没有买过儿童蹦蹦床给他。在得知可以申请微心愿的时候,第一个想法就是想要一张儿童蹦蹦床,让儿子在家也能进行感统训练。这个微小的心愿终于在海珠区慈善会的帮助下得到实现,接过蹦蹦床的赵先生非常开心的说:“儿子又可以在家开心地玩蹦蹦床了。”
此次海珠区“微心愿·善暖万家”活动,采取“慈善+社工+志愿者”共同行动的模式,由街道及社工站通过服务接触收集困难群众的微心愿,向区慈善会申请微心愿专项费用后,在区志愿者协会的协助下,将个性化的物资配送至社区,交由社工及社区志愿者送到服务对象手中,从而实现精细化的跟进和反馈。
海幢街社工站在探访独居高龄长者陈伯(化名)时,发现陈伯家因可用的插座极少,平时煮饭看电视都是用排插连插排的方式,存在用电上的居家安全隐患。1月21日,在顺利通过慈善会“微心愿”申请后,社工协同电工师傅帮助陈伯安装了四个插座,解决了陈伯的用电问题,减少陈伯独居时发生用电意外的机率。
华洲街社工站的社工陆续收到了微心愿物资后,逐一安排了社工和志愿者一起上门给服务对象派送。在派送过程中,看到了服务对象“微心愿”得以实现后由衷喜悦,也收到了很多服务对象对区慈善会的感谢。80多岁的低保长者苏叔(化名),没有床垫,只能自己在床上垫了很多层破被子,一直感觉不舒服,睡眠质量差,导致身体一直不适。可由于经济困难,苏叔实在没办法再添置床垫。看到社工送来床垫,苏叔很开心、很感动,连声表示很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
一副助行拐杖让困难残疾长者终于可以到楼下走走,和老街坊见面聊天;高龄孤寡长者终于可以为简陋的家里添置一床过冬棉被;一张专属学习桌让低保家庭的儿童不用再趴在饭桌上写作业……据悉,海珠区慈善会将继续联动各方资源,带动社区参与,为困境、边缘和其他居民提供关怀服务。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