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江路滨江段景观环境提升优胜方案出炉!
2022-01-29 21:54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采用了多种方式迎击“堵点”“要点”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孙绮曼
实习生 严思蕴
通讯员 穗规资宣

阅江路滨江段景观环境提升

1月29日,羊城晚报记者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由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和广州城投集团联合主办的广州阅江路(广州塔-华南快速)滨江段景观环境提升设计竞赛优胜方案评审会在广州海心沙举行。经专家组评审,本次竞赛最终评选出3个优胜方案。

据悉,本次竞赛中,共有7家国内外设计团队联合体针对阅江路滨江段的景观环境提升、公共服务优化、滨水空间贯通等方面的“堵点”“要点”,交出了一个个兼具创新性与可实施性的综合方案。

优胜方案出炉

三大优胜方案出炉抢先看

该竞赛研究范围位于广州大桥至华南快速3.6公里滨江段及其纵深腹地,面积约87.5公顷,设计范围位于广州大桥至华南快速3.6公里滨江段,面积约27.5公顷。

其中,方案一“阅见·未见”提出依托阅江路滨水岸线,以一个超级磁力场将城市和生活网罗其中,重塑广州塔周边的设计语言,模糊边界,将广州塔与周边环境融合为一体,建构人与水岸的生命共同体。

方案二“珠水汇脉 生息坐标”则对标国际知名城市水岸,汲取珠水流动的设计语言,提出以多元驱动重塑阅江路滨江。

方案三“珠联碧合,跃动广心”以珠联碧合,跃动广心为主题,旨在近远期立体解决交通问题,以微改造、见大成效,创造舒适生态慢行体验。

设计之前问需于民

记者了解到,阅江路(广州塔-华南快速)滨江段集聚了多个广州地标性建筑,是市民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和游客旅游休憩的“打卡地”,也是广州市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中确定的启动段和示范段。

根据黄埔涌周边的前期调研走访,附近居民对该区域的绿化环境和休憩设施相对满意,但黄埔涌口两岸存在慢行步道断点,需绕行通过两处高差约为3-5米的坡道及台阶进入黄埔涌跨涌桥等问题已是普遍共识。另外,公厕缺乏的问题同样显著。

对比,竞赛进行了科学研判和专家论证,最终重点选取广州大桥南滨水堤岸、广州塔滨水台阶等5个设计节点,针对相关节点存在的服务功能相对缺乏、空间开敞度不够、空间品质有待提升、慢行道不够畅通等问题进行优化设计。

除了满足上述综合需求外,广州也计划通过本次景观环境提升来充分发挥珠江沿岸的城市公共客厅功能,使沿江公共空间融入文化、体育、游憩设施,完善多元化的滨水道路网络。

多重方式迎击“堵点”

针对前期调研,竞赛采用了多种方式迎击“堵点”“要点”。

竞赛启动之初,广州便明确采用轻处理、小工程、高提升的设计手法进行优化,以局部优化提升为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滨水活力区。

针对市民普遍反映的琶醍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优胜单位的设计理念具备共识,即增建开放的公共通道,并增设直梯和过轨通道,增强首层与二层平台之间的联系,为广大市民增加临江活动空间,还江于民,贯通滨江景观带。

针对广州塔滨水台阶目前存在的滨水空间狭窄、广州塔平台无法直达滨江等问题,评审会专家赛后采访时表示,优胜单位的创意方案胜在能够巧妙结合广州塔东西广场及周边建筑、景观的空间效果,实现广州塔二层平台直达滨水空间,致力于打造开放的市民广场空间和宜人的滨江赏景、游憩空间。

“我们希望选出的优胜方案是坚持精细化、品质化、人性化的理念,回归人的尺度,处理好人与空间的关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视角、感知、体验、健康和需求出发,精细化打造属于人民的城市客厅。”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朱祥明在赛后接受采访表示。

优胜方案公众展示征集意见具体方式如下:

形式一:线上展示(扫下方二维码)。

1.展示期:2022年1月27日-2月9日。

2.展示及意见留言发送至竞赛专用邮箱:yuejianglu@163.com。

形式二:线下展示。

1. 展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海心沙岛海心沙看台首层贵宾接待大厅。

2. 展示期:2022年1月27日-31日。

3.展示时间:08:30-17:30。(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许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