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龚卫锋
1月25日,腾讯视频和科技日报联合推出“闪耀太空年”系列活动,邀请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专家组成员庞之浩,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北京天文馆研究员、《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朱进,科幻作家、第74届科幻雨果奖得主郝景芳,科学声音组织成员、腾讯视频知识创作者吴京平,北京天文馆研究员、科普作家刘茜等六位专家,共同打造太空知识公开课,多维度展现人类逐梦太空的过程,引领年轻人感受航天精神。
庞之浩围绕中国航天技术,从运载火箭、人造卫星等四个航天领域介绍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结合早期航天工作人员在冷库穿着凉鞋进行低温试验等案例故事,呈现了航天人不畏艰苦的精神。
杨宇光认为空间站将在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空间站发展历程。对于未来空间站发展,他充满信心,畅想未来或许能够进行新奇又刺激的“太空旅游”,满足人类领略旖旎太空风光的理想。
作为资深的天文观测爱好者,朱进与航天事业结缘较早,5岁生日时恰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他在课上针对当前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空间站观测攻略,特别展示了如何使用单反、手机等设备搭配人造天体过境预报小程序,拍摄中国空间站等人造天体。
郝景芳从科幻作品中突破想象力的太空探索手段出发,通过对科幻作品中常常出现的核聚变发动机、太阳光帆、曲率引擎飞船、磁场漏斗、时空穿越等,打开观众想象空间。
刘茜围绕行星科学,以火星探索为例解析人类前往火星将面临的辐射、医疗等问题。她表示,其它行星的研究结果将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过去和未来。
吴京平则详细讲述了国内外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科普航天员素质要求及职责分类。针对最近大热的“太空旅游”,他也表示期待载人飞船的普及化。
近年,腾讯视频开展了不少与航天有关的节目,播出相关节目:全程直播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升空盛况;发布《扬帆起航 逐梦九天》视频,回顾中国航天大事件;上线《星际大穿越》《丈量宇宙》《Hello!火星》等课程;邀请知识创作者前往海南文昌发射基地,与中西部小朋友现场见证“天舟三号”发射时刻;推出“大山里的小小航天人”主题活动,以公开课、艺术共创等形式,开启山区孩子对于宇宙的想象。
春节期间,腾讯视频知识频道也将上线丰富的知识内容,如:文博主题的故宫博物院《文物贺新年》栏目、科学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公开课》、冬奥主题的《清华大学:冬奥会观赛指南》、国家地理《5分钟看懂冬奥会》等。(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腾讯视频
责编 | 朱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