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柳卓楠
实习生 张小悦
通讯员 张成、范敏玲
1月24日,“活力史志话广州”黄埔讲古堂启动仪式暨首期活动在广州海事博物馆举行。陈泽泓、冷东两位史学专家担任首期“讲古人”,讲述在广州黄埔发生的中外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故事,带领观众领略千年海丝文化。
讲古堂需要专业的讲古人。记者了解到,目前,黄埔区已组建了一只专业的区级“讲古人”队伍,成员涵盖史志专家、机关干部(含老干部)、在职或退休教师、企业家、乡贤雅士、退役军人等。除区级队伍外,“讲古人”队伍还将向基层下沉,陆续组建村社“讲古人”、学校“讲古人”、企业“讲古人”队伍,保证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讲古人”,每个学校至少有2名“讲古人”。
在形式上,黄埔讲古堂打通“线下”+“线上”平台,充分利用黄埔讲坛、方志馆(方志驿站)、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图书馆及分馆、公园、学校等场所,并借助“到黄埔去”APP及相关新媒体等线上平台,串珠成链。
当天活动举行了黄埔讲古堂区级“讲古人”聘书颁发仪式。赵伟国、陈泽泓、冷东、温长明、卢云柏、郭斯仪、涂敏燕、李伯云、黄媛媛等9位入选。
黄埔区委党校党建研究部讲师、黄埔讲古堂区级“讲古人”涂敏燕说:“黄埔有玉嵒书院、黄埔军校、南海神庙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我作为讲古人能讲述这些历史非常自豪。未来希望通过讲古堂这平台多多挖掘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故事,传承历史文化、红色基因,激发党员干部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