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人 2022年,东莞城管人与您一起共遂“城”事之志
2022-01-23 12:2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续写城人融合、共生共荣新篇章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秦小辉 通讯员 管佳

1月21日上午,2021年度东莞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总结会议召开,盘点回顾2021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部署2022年城市管理工作,并对2021年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健良主持。市政府副市长刘旺先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旺先表示,2021年全市城管系统上下一心,做了大量工作,环境卫生越来越干净、整洁,城市环境越来越有序、安全,要盘点收获,切实增强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要正视不足,以问题为导向,加快补齐城市管理工作短板,秉持人民至上理念,续写城人融合、共生共荣新篇章。

2021年度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总结会议召开

2021年东莞城市管理有新意更有心意

东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刘永定总结2021年工作情况,并对2022年工作进行部署。

2021年,东莞城管人播撒了汗水,取得了进步,收获了经验,收到了来自上级和社会各界的点赞表扬,在各个领域的竞赛中崭露头角,不断擦亮“东莞城管”名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莞城管胸怀大局、充分担当、披荆斩棘、全情付出,充分发挥城市品质提升主力军作用,完成各项重点任务,着力推进城市综合环境深度提升,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共生共荣城市。

去年全市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暨环境卫生再提升动员部署会召开以来,全市城管系统全面推动全市域城市面貌提升。其中,大扫除行动成效明显,围绕环卫保洁这项中心工作,组织全面下沉一线开展环境卫生督导,通过压实镇街(园区)、村(社区)、保洁管养单位等各方责任,在全市域开展多轮次、地毯式的大扫除行动,重点解决洒水冲洗、动态保洁、脏乱差等影响城市面貌的梗阻问题,推进环境品质显著提升。

开展洁净城市活动日

以精细化管理“五件套”为载体,深入推进“行走·品鉴东莞”,开展“洁净城市”专项行动,调动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全年各级领导行走东莞约28.39万次,发现并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约68.5万件;开展12期“洁净城市活动日”、5期“城市论坛”,权威发布12期“洁净东莞指数测评”结果及“红黑榜”。

紧紧围绕“坚决遏制新增,逐步消化存量”的工作目标,对新增违法建设“零容忍”,以高压态势持续推进违建治理工作。全年治理面积达到3127.8万平方米,其中去年8月份市局联合塘厦分局,拆除去年以来东莞最大单体钢结构违建建筑。推进城市综合执法及城市“六乱”治理。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02.66万人次,查处各类城市管理违法行为60.63万宗,其中城市“六乱”37.84万宗。同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全力开展各项百日攻坚行动,不断筑牢燃气管理、作业车辆管理、人行道环境秩序等重点领域安全。

树牢“党建引领、刚性执法、柔性服务”三大理念,围绕中心大局,聚焦服务群众,打造一支讲政治、有温度、有力量的城管铁军。不断掀起学习新热潮。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会,涵养党性修养,剖析职责使命,深入推进全市城管执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

2022年续写城人融合、共生共荣新篇章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2022年,东莞城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1+1+9”工作部署和市“1+1+6”工作思路,围绕“净、畅、宁、美”四个关键词,突出“一打造、两服务、三提升”工作主线(打造一支有温度的城管铁军;服务好市民群众,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全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助推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022年将全面推开城管片长工作制

牢牢抓实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提升的主责主业,想方设法提升环卫作业质量,制定全市环卫分层级、分类别、分区域的作业标准、单价标准,加大环卫作业资金投入,建立行业管理信用评价体系,大力开展关心关爱环卫工人活动,提升环卫保洁工作质量,以高标准作业擦亮城市底色。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乡一体化系统。深化“无废城市”建设,推动“3+3”“1+1”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28个镇要实现30%以上村(社区)达到示范标准。创新环境卫生智慧化管理。开发应用环卫、建筑垃圾等方面的智能监管系统,优化升级视频智能识别能力,实现事件的智能采集上报。大力推进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灵活调整焚烧指标,日均处理约1000吨分筛后的陈腐垃圾,年内清理存量垃圾不少于100万立方米。新建一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实现处理能力3000万吨/年。加快推动东南部卫生填埋场二期建设,保障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厂稳定运作。

秉持“面上显风貌、线上有特色、点上出精品”的理念,以美丽圩镇建设为抓手,注重以绣花功夫做好“微改造”,探索城人融合、共生共荣、共治共享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模式,推动东莞城市面貌由内到外美丽蝶变。优化制度设计,落实美丽圩镇建设。全面推动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街面秩序和城市“六乱”治理、建筑立面升级改造、架空线和杆箱整治、户外广告和景观照明管理、园林绿化建管等工作,并积极推进老村旧村(空心村)改造、活化,统筹镇村连线连片打造美丽乡村风貌带,让村(社区)环境更加舒适、服务更加便捷、运行更加安全。松山湖园区、滨海湾新区、市区4个街道、28个镇中心区要达到省级“示范圩镇标准”,28个镇其他村(社区)基本达到市级“宜居圩镇标准”。

加强违建整治

持续传导压力压实各级责任。牵头有关职能部门,配套建立农房违建季度、年度考核制度,对全市各镇街(园区)新增农房违建的管控查处情况进行考核排名通报,同时充分运用考核结果,通过约谈、督办、跟踪核验等形式对农房违建问题突出的区域精准加压、精准施策,完成违建治理面积不少于3000万平方米。全面推开城管片长工作制。下沉60%的城管力量,布建城管片长累计达到300名,全市实现城管片长全覆盖。明确城管片长职责,通过实行包片工作模式、“服务+执法”的闭环管理方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效监督管理“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等备受群众诟病的城市管理问题。

试行小微执法治理城市乱象。以“门前三包”责任制为切入口,对责任人屡次教育后仍拒不整改的,实施“小微执法”适度处罚,促成市民文明习惯养成。稳步扩大“小微执法”范围,加强城市“六乱”、城市“牛皮癣”、共享单车乱象等综合治理,实现城市环境秩序大幅提升。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推进党建、业务、文化三融合,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服务,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组织多轮次党员学习培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着力打造党建特色品牌。深化城管文化品牌建设。深度经营《莞家》画刊、“洁净东莞•城市论坛”等品牌,持续讲好城管片长、玉兰女子队等故事,探索推出城管文化建设白皮书,以厚实的文化力量,深化群众“东莞是我家”的情感认同,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支持城市管理。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