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创!江门社区交警在社区开展交通警务工作
2022-01-22 10:32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一社区一策略,“融入群众”服务零距离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纪宁 通讯员 谭耀广 张胜军 

1月21日,记者从江门市交警部门获悉,江门交警在全省首创社区交警在社区开展交通警务工作,实行一社区一策略,“融入群众”服务零距离,解决社区的各项交通问题。

社区交警实地量画交通标线

据了解,江门市交警支队每年受理的各类交通类诉求中,停车难问题占了接近半数。群众车位难求,交警疲于奔命。江门市公安交警部门结合当前开展的“网格化”勤务工作改革,将部分路面警力下沉到社区一线,倾听群众诉求,直接沟通直接解决问题,减少群众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中间环节,搭建一个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和服务的直通平台,达到服务群众零距离。目标是通过收集社情民意,全警互动解题,增强与社区沟通共治,把群众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快速解决在基层,着力化解当前道路交通管理和车驾管服务的“四难”(停车难、出行难、办事难、咨询难)问题,实现警民互动互谅、共谋共建的道路交通管理新格局。该项工作于去年11月开始,在蓬江、江海两区个社区开展试点,该项工作实施两月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清理社区僵尸车

江门蓬江区良化市场周边违停车辆造成道路拥堵,给周边群众出行带来不便。“社区交警”服务机制试点启动后,大队领导带领社区交警,联合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走访周边群众,集思广益,决定以良化市场为中心,围绕周边住宅楼,试行单行 “微循环”,并施划停车位,规范停车秩序。措施落实后,效果良好 ,交通变畅顺了。

在蓬江区怡康社区,社区民警在上门走访中,多个住宅小区群众反映存在不少“僵尸车”,既占用车位又存在火灾等安全隐患。社区交警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张贴通知单,逐步拖移清理,在短时间内,拖移了近百辆“僵尸车”。在复兴里社区,复兴里社区群众反映社区道路标线、标志、车位施划不合理。社区交警了解情况后,立即到现场走访调研,现场制定解决方案,重新规划交通标志、标线。

江海区彩虹社区和中东村片区聚集了圆通速递、德邦物流等7家大型物流运输公司,其中仅圆通速递、德邦物流两家大型物流运输企业每日均进出装卸货物的大货车就有200余辆次,遇到“双十 一”“双十二”等网购高峰期,每天吞吐的物流货车更激增至900多辆次,由于场内空间有限,导致大量物流车辆在公司周边道路临时停靠等候,严重影响了周边群众出行。

社区交警 “彩虹工作站”成立后,社区交警立即组织属地社区干部群众代表、物流运输企业代表召开停车秩序管理约谈会,通报近期停车秩序乱象,圆通速递和德邦物流就自身停车秩序情况进行说明,提出困难及整改措施,交警、社区、企业多方代表共同商讨可行对策。交警部门在不影响正常道路通行的基础上划定临时停车区域,缓解部分车辆在特殊路段不让停车也无处停车的窘境。日常管理落实劝导与执法惩罚并重举措,即企业、社区落实企业周边路段停车秩序劝导作用,交警加强路段巡控,加大违停整治力度,强化源头治理,治堵缓堵,切实为市民出行提供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

实地研究道路试行单行“微循环”

据介绍,江门社区交警职能是,接收处理上级部门下派的涉及到社区道路的相关交通管理警情和投诉事项并进行现场调查处理;主动走访群众,倾听群众意见,与社区群众交流沟通 , 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 , 受理群众所反映的问题,根据社区居民反映的社区施工路段、事故多发路段、交通拥堵点等重点路段进行调研分析,加强路面安全隐患治理,优化社区交通组织,为群众的交通问题排忧解难;代表交警部门为牵头单位 , 联合社区、城管、消防、交通、物业、设施等各方力量 , 解决乱停车、停车难、秩序差、交通设施不完善等交通问题难点;接受群众的各类咨询,包括车辆和驾驶人方面的业务办理流程、不同的违法行为的处理流程、事故处理业务等;不定期组织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通过派发宣传单张、上交通安全课等形式宣传交通法规、普及交通安全常识,提高社区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据悉,江门市“社区交警”服务机制试点工作运行以来,交警部门坚持问题导向、主动问需于民,因地制宜实行“一区一策”,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有效推动解决了一批重点交通问题。据统计,“社区交警”服务机制试点运行一个多月来,江门市蓬江、江海社区交警开展各类交通调研65次,清除社区各类交通安全隐患40个,清理僵尸车近百辆,协调解决社区交通管理问题72个,举办交通宣教活动25次。接下来待条件成熟后,正式在江门全市推广铺开。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