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深圳打造“四型城市”
2022-01-21 23:05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即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枢纽经济示范城市、区域一体化通道型城市、可持续应对变化的韧性城市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型城市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旭

1月21日上午,深圳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圳建设全国首个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城市的相关内容。据悉,深圳将以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为契机,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牵引作用,推动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跨界融合发展,为全国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发布会现场

深圳打造“四型城市”

在发布会上,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强表示,深圳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是国家赋予深圳新的一项光荣使命。黄强介绍,深圳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优势明显,按照试点方案,深圳将着力打造“四型城市”,即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枢纽经济示范城市、区域一体化通道型城市、可持续应对变化的韧性城市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型城市。

“目前交通、生态、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缺乏‘整体基建投资’的概念,难以形成网络规模效应。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是以系统枢纽工程为抓手,有效解决项目之间‘统得无力、分得无序’等问题。”深圳市发改委主任郭子平表示,以往基础设施投资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深圳将充分用足用好自身市场化高度发达的优势,围绕枢纽经济、通道网络、韧性城市、新基建等领域,多谋划多储备有现金流的公益性项目,开展基础设施+土地投融资模式研究,实现投资的造血循环功能。

另外,深圳是全球200米以上高楼最多的超大城市,匹配的基础设施量大,有迫切需要解决以往基础设施投资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而作为5G网络率先全覆盖、陆海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也有基础率先探索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新路径。

为全国提供有效示范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深圳将围绕着四“跨”展开试点方案,分别是跨界引领发展、跨区域一体发展、跨领域协调发展、跨前沿技术融合发展,将重点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平台建设。

如何推动跨前沿技术融合发展?深圳市工信局副局长陈华平表示,深圳计划从五个方面统筹全市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科学布局。未来将建设双千兆、全光网标杆城市和全频段、全制式无线宽带城市,部署大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助力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改革建设,建成覆盖“5G+千兆光网+智慧专网+卫星网+物联网”的通信网络体系和“边缘计算+智算+超算” 多元协同、数智融合的算力体系。

在环境基础设施方面,深圳将加快构建智慧化的环境管理体系,综合运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基于现代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等。交通运输领域,将重点打造西丽和机场东两大枢纽,推动港口基础设施扩容升级,加快深圳机场改扩建。在住建领域,从2023年起,深圳所有新建工程项目(包括基础设施项目)采用BIM报批报建,到2025年全市所有工程项目BIM模型导入CIM平台,实现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全要素数字化、运行实时可视化、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