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军
深圳市福田区将今年“首善行动”确定为稳增提质“十大行动”。这是记者从2022年1月21日开幕的深圳市福田区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获得的信息。福田区区长周江涛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人均GDP突破5万美元
2021年,福田经济创造了四个“历史新高”,预计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人均GDP突破5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约5300亿元,增长8.4%左右、连续第3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辖区税收完成1833亿元、较2020年连上三个百亿台阶,获评“2021年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第二。
辖区治理引领示范。科学稳妥处置“5·18”赛格大厦楼宇振动事件,创建全市首个“瓶装气全面退出”示范街道,入选首批“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区)”。
福田建设文明城区成绩斐然,出台全国首份区级文明城市建设白皮书,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建在公园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启用,“莲花山”成为福田文化IP,文体场馆“一网统管、一键预约”平台获全市推广,区扫黄打非办获评2020年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评“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以全省第一成绩通过中期评估,智慧农贸市场管理等44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纳入省市地方标准,获评“2021中国公平教育百佳县市”第二,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连续7年全市第一。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案件高质量办结,福田海滨生态体育公园精彩开园、获“2021最佳体育创新奖”,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全市第一,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时隔6年再现黑天鹅踪影。
稳增提质“十大行动”
周江涛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五个首善”是“首善之区 幸福福田”美好愿景的内涵丰富和目标具象,要以“首善行动”为主抓手,围绕“五个首善”动态更新年度重点项目,做到干一件成一件、成一件受益一片。报告将今年“首善行动”确定为稳增提质“十大行动”。
1、实施战略平台引领行动,推动河套深圳园区“1+N”规划体系正式发布、香蜜湖中区“品字形”公共建筑工程全面开工、岗厦北及黄木岗综合交通枢纽顺利建成。
2、实施产业发展聚链行动,围绕“三大新引擎”集聚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全力打造“8大产业集群+8大重点片区”。
3、实施产业空间保障行动,通过城市更新供应土地8万平方米、产业空间45万平方米,全面梳理政府和社会产业空间,整体统筹、精准供给。
4、实施全域治理深化行动,出台全域治理现代化《若干意见》,数字化转型第一阶段项目落地应用,辖区新建建筑及半数以上重要建筑实现“BIM”“CIM”技术应用全覆盖,打造“7×24”全时响应“民意速办”平台。
5、实施平安福田筑底行动,在全市率先实现“瓶改管”全覆盖,力争将八卦岭派出所打造成为全国“枫桥式派出所”,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平安稳定的社会“底盘”。
6、实施文明创建先锋行动,以争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和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抓手,推出“智慧创文一张图”,打造“文明+理论宣讲”“文明+教育服务”“文明+科技与科普服务”“文明+文化艺术服务”“文明+健身体育服务”“文明+志愿服务”等平台矩阵。
7、实施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行动,高质量打造“3+9”示范点,力争高分通过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项目验收,发布25项省市地方标准。
8、实施民生供给普惠行动,集团化办学校区覆盖率达50%以上,探索建立全民健康管理闭环体系,新增各类学位超过9500座,建设筹集公共住房超过6100套,发掘就业岗位5万个。
9、实施民生服务提质行动,补齐“民转公”幼儿园基础设施短板,探索学区化治理改革,区属医院和社康中心实现100%双向转诊,形成社区医院、社康中心、社康服务站互补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0、实施生态空间融合行动,加快推进东、西两条生态通廊和梅林山智能云步道落地,完成梅林山5公里手工道、远足径建设,串联塘朗山、梅林山和银湖山生态系统,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新生活。
周江涛透露,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丘锐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