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东莞长安厦岗社区迎难而上,破解城市精细化管理痛点
2022-01-20 22:40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做出实实在在的改变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秦小辉
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俊伟

厦岗社区位于东莞市长安镇西部,毗邻东莞滨海湾新区和深圳,区位优势明显,省道、高速、城轨俱齐的交通优势令厦岗迎来历史性机遇,但也让厦岗在推进深度城市化、实现“城人融合”中面临诸多难题。人多、车多、垃圾多成为很多到过厦岗的人的第一印象。2021年7月,厦岗还一度登上“洁净东莞指数测评”的黑榜。

是知耻而后勇,还是却破罐破摔?厦岗人没有选择,只能迎难而上,乘势而为,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做出实实在在的改变。2019年,在长安镇委镇政府统筹和城管分局等部门指导下,厦岗社区党委把目光移向社区北部的旧村。2021年8月以来,厦岗社区抓住“旧村改造提升”牛鼻子,不仅使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黑点”从社区版图上移除,还使之成为破解社区小车乱停乱放积弊,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暨环境卫生再提升的发力点。根据社区规划,这处旧村停车场未来还将成为社区打造螺文化的网红打卡地。

人多车流垃圾多曾是“黑榜社区”

从地图上看,厦岗社区地形被南北向的S358省道、穗莞深城轨以及S3沿江高速分成三块拼图,形似博物馆里一把直立的小巧玉刀。

“人多、车多、垃圾多,乱停乱放现象很普遍。”长安镇厦岗社区城管委办常务副主任麦炯伟告诉记者,根据此前东莞市公安部门开展二标四实调查数据,因为厦岗毗邻深圳,社区户籍人口虽然仅有3100多人,但是外来人口就达到约10万之众,人多自然造成车多,根据前期摸排,仅小轿车就达到2万台,共享单车更是不计其数,“因为需求量大,乱停放的共享单车我们城管部门清收后,还是有企业第二天照样投放”,社区各类停车秩序的管控往往是按下这头却起了那头,始终逃不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怪圈”。在厦岗生活的商户眼见乱停乱放的现象多了,也就更加放任自流自己的行为,垃圾乱扔,随意堆放、摆卖,占道经营的现象越发严重。

辖区内出租屋、商业、工厂交错混杂

2021年7月份,东莞发布“洁净东莞指数测评”黑榜,厦岗社区上“榜”。上榜理由就是垃圾收集容器满溢,地面堆积垃圾;主次干道两旁垃圾成堆现象较为突出;巷边屋前乱堆乱放现象严重;内街小巷户外广告现象普遍存在;商业街占道经营现象严重。麦炯伟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先进制造业扎根壮大,长安镇本地人纷纷外迁,“十村九空”成为本地人口外迁的真实写照。以厦岗社区为例,社区以电子电器产业为主,辖区内出租屋、商业、工厂交错混杂,是典型的“深度城市化社区”,城市管理压力触及社区的每项工作。

找准旧村改造突破口绘就新蓝图

怎么办?问题一大堆,眉毛胡子显然不可能一把抓。抓住牛鼻子才是关键。社区北部的以螺山为中心的南坊、北坊、西坊等自然村进入厦岗社区党委班子的视野。“两年前,螺山下的旧村堆放不少垃圾,旧村老宅里的化粪池污水横流,不少地方荒草丛生,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每次考核都因此而受到影响。”麦炯伟指着一张发黄的照片说,虽然旧村也纳入社区第三方市场公司的保洁范围,但是苦于人手有限,保洁效果始终无法保证。由此带来消防隐患、环卫黑点等屡受外界诟病。

2019年以来,乘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东风,厦岗社区开始调整思路,启动以螺山为点,带动全社区的旧村改造提升工作。一方面将旧村纳入城市更新单元,并投入1000多万元将旧村地面全部实施硬底化。而要纳入城市更新项目,就得涉及土地盘活和统筹问题。旧村承载村民的记忆,也涉及村民土地权益,如何保证?一开始,厦岗社区遭遇的质疑声不少。据厦岗社区城建办主任麦永春介绍,旧村占地6万多平方米,起初社区说要统筹起来时,有村民以为是用来搞商业项目,有些疑虑,可是,随着相关规划设计的出炉,村民得知是用来建设配套停车场项目才慢慢打消疑虑,目前,旧村内的土地通过土地置换、货币补偿等方式统筹了80%,余下的宅基地在进一步协商洽谈中。

2021年12月24日,记者来到螺山旧村原址看到,除了山顶生态廊道绿化修复外,螺山山角处和山腰处的所有地面均已实现硬底化。站在螺山半山腰观景台向下看,以螺山为中心,山下各式各样的工业厂房、居民楼、商业楼呈圆弧向外辐射扩展,蔚为壮观。脚下的硬底化地面如今已经被改造成980个块状的停车位,从高空俯瞰,星罗棋布,整齐有序;而站在停车位向四周观望,周围仍保存着高矮不一老房子,外立面被涂上岭南特色的墙绘,人穿行其间,有种进入文创“网红村”的即视感。

厦岗社区以螺山为点,带动全社区的旧村改造提升

“经两委班子多次讨论研究,社区已决定选取‘螺’为文化形象,打造螺文化。”据厦岗社区党委委员、城管委副主任麦威良介绍,下来,还将升级改造螺山公园,打造一批富含螺文化元素的景观建筑,如:建设螺高层停车场、螺文化体育公园、螺文化公共文化服务大厦、螺文化美食城、螺文化城市驿站等,设计一批不同风格的文化雕塑,并规划一条螺文化参观线路,以螺山作为起点,沿路建设螺文化元素建筑景观,打造网红打卡地。

找准了突破口,厦岗社区还推出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组合拳”。为了实现社区洁净指数“黑转红”,据麦威良介绍,2021年8月份以来,厦岗社区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麦耀华为主任、党委委员麦威良为副主任的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实施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组建共享单车整治、户外广告整治、市容环卫、“门前三包”责任制四支专职队伍,常态化开展整治行动,“通过人盯人的方法,加强环卫和六乱巡查整治,只要社区巡查员发现问题,就立即通过微信群发信息给市场化公司的组长,由他牵头落实整改”。其次,就是增加优化提升设施投入。厦岗先后总计投资50万元,分别对厦岗农贸市场周边加装围蔽柱以及划分电动车的停车位,规范电动车停放;将主干道垃圾收集点设置围挡,并彩绘垃圾分类宣传图示,解决垃圾收集点脏乱问题,提升辖区城市道路品质,等等。通过一系列强力整治措施后,2021年11月,厦岗社区“黑榜”终于摘“帽”。

镇政府与社区两级发力破解难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厦岗社区的旧村提升和精细化管理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在采访中,厦岗社区多位相关负责人对制约厦岗社区人居环境提升的难点问题颇为头痛,那就是第三方市场化公司人手不足、人员老龄化以及设备残旧的问题。而这也是长安全镇大部分社区面临的问题。 

据长安镇城管分局副局长陈远华介绍,近年来,随着东莞环卫保洁标准的提升,市场化公司成本不断增加,出于追求利润的考量,市场化公司想方设法降低运营成本,直接导致环卫保洁质量降低。即便是城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市场化公司改变现状的动力依然不大。幸运的是,长安镇委镇政府在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暨环境卫生再提升的决心强大,措施有力。 

环卫工在长安城管服务驿站门前场地清扫保洁

记者了解到,自从2021年9月22日东莞召开全市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暨环境卫生再提升动员部署会后,10月29日长安镇高规格召开全镇环境卫生优化提升工作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具体工作,镇委书记、镇长多次到社区督导检查,并制定了分片管理机制,由镇领导分片驻点社区,督导城管部门、社区和环卫保洁企业开展工作;镇财政连续每年投入3000万元作为奖励补贴金,按1.5元/平方米的标准补贴社区的环卫支出,等等。其中一个创新举措,改变以前由镇统筹考核第三方市场化公司的模式,变成由12个社区组成6个考核小组进行直接考核,坚持明察和暗访相结合,激发社区参与积极性和能动性,同时也夯实社区属地管理的责任。 

据陈远华介绍,环卫监管权限下放给“社区直管”后,市场化公司在岗率明显增加,在岗时长也同步提高,环卫保洁水平大幅提升;特别是结合城管片长制实施,社区与分局上下轮动,开展小微执法,社区环境卫生和管理清单显著提升。而为了弥补市场化公司因人手和老龄化问题带来的环卫问题,厦岗社区通过落实“环卫工正常清扫+特勤队无缝保洁”的工作模式,加强对辖区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的管理,确保社区环卫清扫无空档、无盲区,有效保障社区洁净度。厦岗社区居民麦女士由衷地表示:“以前社区道路到处是沙尘,下雨天出门还得穿雨鞋,现在通过系列综合整治后,道路更洁净,社区也变得更有序了。”

据麦威良介绍,接下来,社区将继续精准发力,加大软、硬件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全力打造“富裕、文明、和谐、智慧、时尚、宜居”的湾区新型社区。其中就包括提升改造辖区内10条主干道路、新建立体停车场、建设更多街头小景、口袋公园等。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