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损19万元!江门鹤山警方成功劝阻一宗电信诈骗警情
2022-01-20 14:01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鹤山市民陈女士将一封手写的感谢信交到民警手中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纪宁 通讯员 谭耀广 冯颖聪 

1月20日,记者从江门鹤山警方获悉,近日,一名群众写了感谢信来到鹤山市公安局交到民警手中,感谢民警阻止自己上当一起“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警情,为自己挽回了19万元损失。

“再晚1分钟,我这19万元就没了,太感谢你们了”!18日,鹤山市民陈女士来到鹤山市公安局,将一封手写的感谢信交到民警手中,对鹤山警方快速反应,及时上门劝阻,使其避免遭受19万元经济损失表示感谢。

陈女士送给民警的手写感谢信

2022年1月4日,鹤山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预警信息,称鹤山市沙坪街道一鞋厂员工陈女士正遭受“冒充公检法”诈骗。接报后,民警立即启动高危预警劝阻机制,迅速拨打陈女士电话,但其电话已经设置了来电转接,始终无法接通。此时无法与陈女士取得联系,那么她极有可能已深陷诈骗迷局。

情况紧急,民警不停地拨打陈女士电话和发短信继续预警,同时联合新湖派出所积极联系陈女士家属,对其进行上门劝阻。根据陈女士家属提供的相关衣着特征信息,民警在陈女士工作及居住地点扩大找寻范围,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一居民楼下找到还正与诈骗分子视频通话的陈女士。民警经表明身份,立即冲上前将陈女士的手机挂断,所幸,陈女士银行卡内的资金还没有被转出去。

经民警了解,陈女士当天接到一个“00”开头、自称是“办案民警”的电话,称其涉嫌一起洗黑钱犯罪案件,要求其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同时恐吓陈女士这是“警方”办案,不能与任何人提起。慌张的陈女士通过QQ视频通话,看到视频中的男子身穿警服,便对其“警察”身份深信不疑。为自证清白,陈女士在对方的指示下,正准备将银行卡内的19万元转到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幸亏民警及时阻止,避免了其巨大经济损失。

民警向陈女士现场讲解了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随后,民警向陈女士现场讲解了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重点针对“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手段和伎俩进行剖析,传授其防范技巧,同时帮助陈女士登录注册“邑安”反诈小程序和“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醒其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切莫轻易转账。

警方提醒:公检法机关办案会当面出示证件或相关法律文书,不会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等方式进行办案;公检法机关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或“核查账户”,更不会让群众提现、转账、汇款;市民要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