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景瑾瑾 通讯员 商来成
石湾陶艺、狮头、剪纸、彩灯……1月19日,由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佛山市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会承办的佛山市非遗文化走进社区之“2022年佛山非遗文创研学市集”启动,连续三天在岭南天地举办。
据介绍,本次活动举办时间为1月19日至21日。记者走访市集现场看到,石湾陶艺、佛山狮头、剪纸、佛山彩灯、双皮奶、伦教糕等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被聚集在一起,非遗传承人及其徒弟、学生等,在现场展示非遗技艺,同时还展示了众多非遗文创产品,吸引市民游客感受佛山岭南文脉的魅力以及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这次活动就是一次很好的贯彻落实。”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应如军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表示,近年,佛山市在传承非遗文化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非遗保护体系日益完善,有1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及50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1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还开展了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众多活动,此次活动就是非遗进社区的一次很好的探索。
佛山市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王培国表示,本次活动立足于对佛山传统文化技艺和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通过把非遗传承、商旅空间体验、创新创业等元素结合,旨在打造成一个传统文化的生产创作、创新创意、文创展示的产业生态链。打通传统文化领域的产、学、研,贯通流通交易等各项环节,使其产生经济效益,吸引年轻人投身非遗传承和文创领域,使佛山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得到活化应用。
据了解,本次活动在未来还会不断地推广到佛山各镇街的各个社区。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