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欧阳志强 曹月
图/资料图
大小河涌近1000条,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3......水对于佛山顺德而言,无疑是最宝贵的一笔财富。近千年来,顺德依水而生,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带着传统水乡文明的余韵,顺德发展为有全球影响力的万亿工业大区,连续十年蝉联全国百强区榜首。
顺德将如何治水,如何趟出一条具有顺德特色的水环境治理之路?这成为新一届顺德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关注的重点话题。1月19日,佛山市顺德区治水大会召开,顺德区副区长、区以水兴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黄志捷对
《顺德区以水兴城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征求意见稿)进行解读,以“1485”代号作为主要内容定下未来四年顺德以水兴城建设行动方案。
定下整体框架
趟出顺德特色的水环境治理之路
《方案》正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工作原则,第二部分阐述实施以水兴城“八大行动”,第三部分阐述“五大保障措施”。
黄志捷表示,《方案》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1485”。其中,1是明确一个工作目标;4是坚持四大工作原则;8是实施以水兴城八大行动;5是落实五项保障措施。
《方案》指出,坚持以联围治理推进水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坚持总体规划、系统治理,试点先行、分步实施,趟出一条具有顺德特色的水环境治理之路。根据中央环保督察和省、市考核要求,结合顺德实际,提出2022-2025年以水兴城的工作目标,包括水质的目标、滨水空间的目标和治水实现兴城的目标等三个层次。
坚持四大原则
将全区水域划分为七大联围
黄志捷指出,顺德治水要始终坚持四大工作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坚持联围治理。强调全流域科学治理,以联围为单元将全区水域划分为七大联围,选取南顺联安围和群力围、石龙围率先联围试点,摸索经验、作出示范后再在全区全面推广。
第二个原则是坚持统筹推进。全区建立高效统一的指挥体系。区级统资金、统建设、统规划,镇(街道)管征拆、管保障,村居发动群众配合参与,企业管施工、管运维,统筹推进全区治水工作。
第三个原则是坚持品质优先。这个原则结合顺德以水兴城建设工作实际专门提炼出来的,强调的是本次的治水过程要实现全过程建设管理高品质,规划设计高标准,质量管控高要求,从而全面实现高品质的城市环境。
第四个原则是坚持四先四后。目前各镇街已经按照这个原则在开展工作,这是区委区政府经过深入研判提出来的科学系统的治水思路,其内涵和注意事项有待在实践工作中进一步丰富完善。
实施八大行动
治水就是美城、聚才、兴城
黄志捷指出,顺德提出清岸、清源、提质、净水、美岸、智慧、兴城、爱河“八大行动”,这是按照时序安排从源头治理、分步实施的角度提出来的,也是本方案的核心。
一是清岸行动。包含全面摸查河岸建筑情况、拆除河岸违章建筑、严控河涌两岸土地管理。试点联围在2022年6月30日前基本完成清岸,其他联围在2022年12月31日前基本完成清岸。其中,严控河涌两岸土地管理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严格控制河涌保护线范围内土地的建设和管理,二是落实清拆后土地管理,坚决防止“二度侵占”。
二是清源行动。包括全面摸排水污染源底数、严厉打击水污染源违法行为、规范水污染源日常管理、加强入河排污清理整治等四方面。对涉河污染源的摸查于2022年9月30日前完成;强化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和曝光;加强废水排放监管,重点关注的是工业污水偷排、禽畜养殖区废水直排、鱼塘尾水治理等几个方面,探索在工业集聚区等重点领域探索推进“污水零直排”建设。
三是提质行动。包括开展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加快提升部分农污站处理效能、推进治水分类专项试点工作、按期完成中央环保督察交办案件整改、推进黑臭水体治理等五方面。这项行动实际上是补短板的工作,各个镇街注意时间节点和任务指标,加快工作进度。污水处理厂的提质增效包括老旧的破损管网修复、智能拍门改造、防止河涌倒灌等内容,2022年年底前完成管网修复120公里。农污站的处理思路是原则上逐步取缔,针对5年内不取缔的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分期进行翻新优化。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既是市民所盼,也是中央和省、市的重点督察内容,各镇街要主动按期开展整治。
四是净水行动。包括全面摸清联围底册、完善截污管网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扩容、分片实施清(雨)污分流改造、推进河涌畅通工程、强化河涌日常精细化管养等六个方面。
净水行动是所有任务中最繁重的,强调联围治水、系统治理,通过摸清底数、新建截污管网、污水处理厂扩容、雨(清)污分流、河涌清淤畅通等方式探索建立正本清源的科学净水模式,旨在通过净水行动全面提升顺德水环境质量,实现“长治久清”。
五是美岸行动。包括高水平编制专项规划、高品质打造魅力水岸、高质量推进碧道建设等三个方面。美岸行动就是沿着水网脉络,全面整理和开发利用清拆后的土地资源,把山林、水体、田园、湿地、绿道等生态资源串珠成链、连为一体,推进水线连通、岸线贯通、水城共融的滨水空间。
重点任务是2022年3月31日前完成美岸试点示范段的方案设计,2022年9月30日前完成每个镇(街道)完成一个美岸示范项目建设,2025年年底累计完成300公里碧道建设任务。
六是智慧行动。包括搭建水污染防治挂图作战智能系统、提升智慧治水系统智能监管水平等两点内容。智慧行动针对治水底数不清、缺乏动态管理等问题,构建治水智慧监管平台,与智慧城市系统无缝对接,对河湖、污水处理设施、排(污)水进行全方位监管,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治水”。
七是兴城行动。包括高标准统筹以水兴城规划工作、以片区统筹开发释放水资产溢价、严格土地开发利用、强化水文化城市营销、打造滨水魅力城市等五个方面。治水就是美城,就是聚才,就是兴城。兴城行动就是通过片区统筹开发、水文化营销、城市公服设施建设等工作,充分发挥优质水环境对城市品质提升的巨大作用,以水为脉建设美水亲水、产城融合、品质高端、宜居宜业的幸福顺德。其中,2022年9月30日前完成“以水兴城”片区统筹开发总体策划及分类试点片区统筹开发规划设计工作。
八是爱河行动。包括落实河(湖)长工作制、深入推进全民节水行动、汇聚爱河护河强大力量等三个方面。重点任务是压实河(湖)长责任,常态化开展河道巡查监管,利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力量培育一批爱河志愿队伍,创新宣传方式广泛开展节水宣传,转变市民观念从源头上节水,发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汇聚爱河护河的强大力量。
落实五项保障措施
纳入绩效考核打造治水铁军
黄志捷指出,要落实五项保障措施。如下:
一是坚持党政同责。将本行动方案实施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指挥部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会同各项工作任务的责任单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是锻造治水铁军。将以水兴城工作推进情况作为发现干部、培养干部、重用干部的重要指标,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打造治水铁军。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确保财政资金保障力度,合理安排资金预算。创新投融资模式,探索开展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城市开发(EOD)模式的治水项目试点申报工作。
四是优化审批服务。各职能部门要改革创新,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为治水工程建设提速,更快更好发挥治水效益。
五是完善监督机制。加强项目监督,畅通监督渠道,强化信息公开。实施“一月三问”制度,月初“问任务”,月中“问进展”,月底“问成效”。
黄志捷表示,《方案》接下来将征求各镇街和区属有关部门意见,修改完善后再提请区委区政府正式印发。顺德将全力以赴打好打赢治水大会战,不折不扣落实各项任务,为奋力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