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正杰 通讯员 陈国杰 刘颖君
1月17日,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举行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会上,九江镇委副书记、镇长罗淮东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表示,争取到2022年底前,全镇9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标准。
“小镇也能办大事”,迎难而上促发展
报告显示,九江镇以“小镇也能办大事”的强大信心,锚定新兴产业新赛道,高扬干事激情,迸发奋进力量,推动“南海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较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其中,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面对支柱产业疫后深度调整的挑战,全镇上下迎难而上促发展,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91%,工业投资增长24.58%,新签约工业投资项目11个,计划投资总额超63亿元。工商税收总额增速两年平均增速4.1%,比全区高出5.79个百分点,在7个镇(街)中排名第二。
另外,九江顺利通过“中国淡水鱼苗之乡”复审,正式获评“中国加州鲈之乡”特色称号,镇南、海寿上榜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名录。全镇新增连片集约鱼塘962亩。南海区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水产研究中心率先奠基,九江鱼花产业数字化平台启动5G+数字农业建设,鱼花产业园成为全市唯一的“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十大科技创新示范园”,“九江鱼花生产习俗”入选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全镇在市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检查中稳居全区前列,西桥、海寿荣获百万奖励。19个村(居)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23个村(居)实现村心公园全覆盖,九江镇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获得“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称号的镇(街)。同时,民生服务扎实有力。全镇卫生服务站点升级改造稳步推进,成功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九江医院康复科成为佛山市“十四五”中医重点专科。九年一贯制南海德胜学校正式投用,九江镇初级中学宿舍楼、华光中学体育馆、石江小学嘉福楼等新(改)建项目有序推进,镇中考上线率蝉联南海区“十七连冠”。成立仁爱医疗、儒林教育两大发展基金,接收善款近4200万元,“乐善九江”精神深入人心。
发挥九江所长,奋力谱写新篇章
报告提出,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要坚定不移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之路,立足九江实际,发挥九江所长,在稳扎稳打中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加快构建传统产业、战新产业、特色农业“三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其中,经济上加速“两化”转型。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建设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应用型大数据平台,带动更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协同转型。鼓励中小微企业“抱团取暖”,支持腾讯工业互联网等服务商输出通用解决方案。优先在临港国际产业社区、中兴新城、沙头工业园等改造提升过程中,提高5G基站、光纤网络等覆盖率和传输质量,为企业“两化”转型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九江镇将以工业化理念推动传统水产养殖加速向现代农业发展,按照“成熟一片,推动一片”的原则,因地制宜实施鱼塘连片整合发包招商,着力发展“农业+工业”“农业+旅游业”“农业+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谋划九江水产物流加工园区,积极引进“预制菜”食品龙头企业,支持水产养殖业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推动更多“九江字号”水产品走出去。以海寿岛为试点建设美丽渔场,大力推广绿色养殖技术,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同时,提升宜居品质。全力抓好儒林湾“一核一镇一带一中心”的建设;加大沙头片区资源投入,升级城市形态,增强商贸活力,南北呼应共同打造九江城市客厅。加快推动北江生态走廊、三乡围湿地公园和碧道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让城与江融合共美。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巩固和拓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成果,让“打造最干净整洁的镇、村”成为居民群众更自觉、更向往的价值追求。争取到2022年底前,全镇9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标准。报告还强调,在全镇各个村(社区)推广敦根“1258”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进一步推动老书记、老党员、乡贤、志愿者等群体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引导广大群众共建共治共享。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丘锐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