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机遇叠加,顺德陈村将如何谱写“湾区极点·无界智城”新篇章?
2022-01-17 19:11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今年,陈村将聚焦“以水美城、以轨促产、以文兴旅”三大重心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欧阳志强 通讯员 陈树忠

1月17日,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陈村镇人民政府镇长梁锦棠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梁锦棠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

广佛全域同城化发展、轨道交通提速,以及顺德建设北部都会中心和治水治产治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多重叠加机遇汇聚陈村,新的一年,陈村将如何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攻坚突破、实现跨越?这是摆在陈村面前的时代之叩问。

会议现场

报告提出,今年,陈村将聚焦“以水美城、以轨促产、以文兴旅”三大重心,落实“以水兴城、产业立镇、品质引领、民生优先”四大战略,谱写“湾区极点·无界智城”新篇章,奋力为顺德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贡献陈村力量。

魅力陈村

“让人来了就不想走”

报告指出,今年,陈村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治好水、护好水、用好水,涵养岭南水乡风貌之“美”。

陈村岭南水乡风貌(陈宣供图)

陈村将抢抓全区“以水兴城”试点战略机遇,依托治水攻坚六大行动,将治水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品质提升、产业经济发展相结合,打造“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魅力陈村。

陈村城市风貌

如何打造魅力陈村?陈村给出具体行动计划。首先,陈村将高标准编制以水兴城“路线图”“作战图”,坚持清岸先动,力争5月前全面完成涉水违建拆除,打开亲水近水的优质空间;试点推进活水行动,开展文海河支涌等断头涌整治试点,推进弼教水闸等一批引水活水设施建设;扎实开展净水行动,以2023年基本完成治污工程建设为目标,新增截污管网80公里,推进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容提升,完成底泥处理厂建设;谋划推进建设“污水零直排区”,完成农村重点黑臭水体整治。

其次,陈村将践行“水产城”共治共融的发展路径,坚持“一村一特色”“一村一示范”科学开展美岸提升,构建一河一景、优美宜人的滨水景观带,努力于年内完成一批美岸示范项目;探索发展特色水经济,结合陈村千年花乡的产业特色和文化底蕴,以水为脉构建“花”主题的水韵花街、水上花市、街心公园、特色餐饮民宿等,培育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

另外,陈村将加快碧道建设步伐,年内重点打造平洲水道南岸等高品质休闲旅游绿廊,着力打造水上公园社区示范。加快潭洲水产城融合发展示范点建设,精心打造潭洲儿童主题公园、华阳桥下体育公园、华阳路西湿地公园等滨水项目,串联周边轨道站点、高品质学校等公共服务资源,全域构建10分钟亲水生活圈。

创新陈村

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

实体经济是当前乃至今后陈村发展的生命线,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制造业稳步高质量发展。

报告指出,陈村要开拓产业发展新空间,加快推动中集智城、顺晋产业园、莱茵工业园等产业社区高标准建设,切实做好村改“后半篇文章”,打造战新产业集聚的示范项目。

陈村将加大对龙头企业的资源倾斜力度,壮大科达、申菱、昇辉等头部企业群,支持奔朗、松川机械、力源等一批企业开展自改,力争年内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企业不少于29家。支持骨干企业示范引领、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力争新增高企不少于45家。

陈村将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重点引导不锈钢交易市场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研究出台政策支持不锈钢商贸产业平台化、总部化转型升级。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推进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与陈村未来城市定位相匹配的现代商贸枢纽。

另外,陈村将发展培育美丽经济。大力发展创意农业、都市休闲农业等新业态,优化提升陈村花卉世界景观节点,进一步将花卉苗木资源转化为美丽景观资源,力促“美丽生态”转化为“美丽经济”,创新发展“花卉+旅游”“花卉+美食”“花卉+文创”等新业态。积极承接佛山地铁2号线等轨道开通带来的消费流量,以花为媒、以水为脉,培育扩大文化体育、餐饮住宿、旅游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打造轨道沿线美食文化集聚区,点亮“夜经济”,激活消费“新引擎”,让更多青年创业者因花香而驻足、因陈村而留下。

陈村将全力构建“顺心顺意”营商环境,像对待亲人一样善待民营企业家,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完善“企业专员”机制,推行领导干部“一对一”常态化、管家式联系服务企业,细化完善人才安居房政策,让更多优秀人才在陈村安居乐业、舒心生活。

品质陈村

打造近悦远来品质之“城”

报告指出,陈村将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提品质、强功能、优环境,打造近悦远来品质之“城”,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品质陈村,让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更浓的幸福感。

陈村将全面提速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广佛环线开通运营准备工作,加快融入大湾区轨道交通“一张网”。坚持“一个站就是一座城”,加快陈村站等TOD建设。

报告指出,陈村将全面铺开公园城市建设,推进吴家围人才体育公园、文海河龙舟公园二期等项目建设,以“一路一景一特色”提升佛陈路、白陈路、环镇路、花卉大道等主干道路景观,建设提升不少于20个精品街心公园,推进7个老旧小区改造,将3.7万平方米桥底灰色空间打造成为城市靓丽风景线,建成生态廊道不少于26公里。

此外,陈村将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综合治理长塘路、华林路等交通拥堵节点,打通断头路7条,新改建非机动车道超20公里,新增公交场站3400平方米。加快推进智慧停车收费管理,新增建设公共停车场不少于6个,增加智慧停车收费泊位1500个,探索引入立体车库,全力以赴实现“畅通行、安心停”。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管理,配建不少于6000个公共智能充电位,启动110千伏变电站、10千伏线路等新建电力项目,因地制宜建成不少于150个精品“四小园”,打造仙涌、庄头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三字经文化、朱子文化、千年花乡文化是陈村历史文化的根与魂。陈村将办好岭南理学堂,打造陈村思想文化论坛。坚持高质量举办三字经启蒙文化周、年桔文化推广月等品牌活动,办好“三字经国潮文化博览会”,进一步扩大千年花乡、三字经等文旅IP影响力;谋划建设以陈村粉和陈村花宴为主题的美食博物馆、文化中心、图书馆等高品质公共文化空间,升级梁适华体育馆等文体场所,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幸福陈村

办实事、惠民生、增福祉

报告指出,陈村将下大力气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定不移以“一把手”工程的力度和气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推进三龙湾九年一贯制学校(暂定名)等6所学校的新建、扩建和重建,力争全年新增学前教育普惠学位600个、义务教育学位225个、宿舍床位1800张。面向全国引进教育高层次人才,深化“头雁计划”“领军计划”“名师工程”,积极推进“舒心午睡”计划,确保全镇中小学生100%“躺着”午休。

陈村将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引入南方医院、珠江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壮大消化科、呼吸科等特色专科建设。完善3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软硬件建设,构建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的社区服务体系,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医疗卫生和医养康养服务。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丘锐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