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晓玲
东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过三年多的建设,近日获科技部评估通过,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东莞跑出了加速度,不仅顺利拿到科技领域的这块“金字招牌”,2021年科技创新综合竞争力还挺进全国城市20强。
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他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
2017年6月,东莞市申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2018年4月,东莞市获国家科技部、发改委批准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近日,国家科技部反馈评估结果,认为东莞市总体完成了既定的建设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效,实现了建设目标,通过评估。
国家创新型城市荣誉的正式授予,是全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定位的重大成果,是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中难度大、时间跨度长、综合评价高的一项金字招牌,标志着全市科技创新迈上了新台阶。
启动创建以来,东莞全市上下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全面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指标进位赶超,松山湖科学城纳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并正式启动,科技创新综合竞争力挺进全国城市20强,R&D强度提升至2020年的3.54%,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预计达7387家,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超过11000家,产业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大幅增强,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47.9%、37.2%提高至2020年的50.9%、37.9%,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建期间,东莞为全国探索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了经验。一是切实将创新驱动作为发展核心战略,大力集聚创新资源、完善创新体系、培育创新型企业,通过不断创新来催生新的主导力量、新的发展路径和新的增长动力,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二是打造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从“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四个层面进行重新布局,以系统化的、全链条的思维去谋划创新,构建具有东莞特色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三是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全面深化与中科院、国内高校的战略合作,形成了各类创新主体、高端创新资源加快集聚的态势,引领全市产业链向高端跃升。四是构筑全方位的引才聚才体系,吸引了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省创新科研团队等一批高端创新创业人才,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