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两会】政协委员颜立新:助推国企担当“旧改”重任,打造新型“落脚城市”
2022-01-12 22:1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落脚城市”的地方不是城市的“牛皮癣”,一定要铲除干净,恰恰相反,这是任何一个富有活力的城市共同的特性

文、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达 朱嘉乐

城市更新在给区域内居民带来种种福利和便利的同时,也给“蜗居”在此的外来居民带来诸多不便。珠海市政协委员颜立新表示,当前,珠海市老旧小区改造中存在改造任务重且资金不足、改造缺乏统筹规划、改造目标与住户需求错位、珠海人才住房供应不足等问题。

珠海市政协委员颜立新

颜立新认为,社会发展需要“落脚城市”,城市的未来取决于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理念,理念改变尤为重要。他认为,“落脚城市”的地方不是城市的“牛皮癣”,一定要铲除干净,恰恰相反,这是任何一个富有活力的城市共同的特性。“在任何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里,外来工都是城市服务的承担者、城市面貌的展示者。他们不仅不可或缺,更应该稳定增长才能满足城市良性发展的需要。”

颜立新表示,“过去,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外来工群体,因为老旧小区的房租相对便宜还能勉强在城市里‘蜗居’。当这些老旧小区成功整治、改造后,社区经济繁荣、人气增加的同时也必然带来区域内住房租金的过快上涨,可能很快就达到令外来工无法接受的程度。扩散到城市周边区域基本是他们必然的选择。这对他们不公平,对城市的发展也必然不利。为保障城市良性发展,政府在给予中高级学历人才更多关注的同时,不应该忽视作为城市发展‘基石’的外来工群体,而是应充分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权益。”  

此外,政府也应助推国企承担“旧改”重任,“老旧小区多处于城市黄金地段,地理优势明显,引入国有企业尤其是区属国有企业应该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他们具有相匹配的资金实力、良好的银行资信、财务状况及相应偿债能力,很多都富有老旧小区改造或配套项目运营经验,具备承担政府的部分基本职能、提供社区居民更高质量服务的作用,应该在老旧小区整治过程中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颜立新建议,国有企业以资金注入的形式参与(带资金参与),直接参与新增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转让项目经营权以获取资金注入小区改造。此外,以项目捆绑的模式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政府对企业参与的老旧小区改造的各类事项进行监管。国有企业亦可以提供服务的形式参与(带服务/技术参与),如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小区全方位管理服务,吸引专业化生活服务平台运营商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及后续长效管理,依托“平台+服务”智慧运营系统推动物业管理机制变革,实现老旧小区向“数字社区”的转化。

对于参与“旧改”的国企也应有激励模式,对前期投入大、实施难度大、运转周期长的项目,政府发放相应的奖励或补贴资金;对前期工作推进快,审批手续完善的项目优先支持。利用现有减费降税政策,或从市级层面出台专门的减费降税政策,降低国有企业改造运营的税费成本,充分调动国有企业参与“旧改”的积极性。针对部分现金收益能覆盖本息的公益性项目,一方面政府可联合金融机构分类提供定向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实施国有企业可以多个同类项目打包申请专项债券,多途径对分项参与国有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减轻国有企业的融资压力。

“城市低成本生活空间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房租,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房屋拆分出租,每个房间的出租价格会立马达到城中村的水平,只有符合规定,分租确实是合法的。”颜立新表示,政府也可以通过公租房的形式,建立全市统一的公租房管理平台,“政府通过国有企业,租用业主的房屋,按标准统一对房屋进行整改,然后统一出租并管理。”

“对于那些相对普通的外来工,除了通过提供公租房、廉租房等形式为他们改善居住的条件,政府更需要出台相应的保护和补贴政策,帮助外来工群体尤其是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的人员能够在改造后的小区里能够应对房租的上涨态势,保证他们不外流、少外流。同时还要确保政策便于执行,真正惠民、便民。”颜立新说。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