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曹月 通讯员 顺科技
1月10日,记者从佛山市顺德区科技局获悉,日前,第二届“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杯”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双创大赛决赛在博智林总部举行。据了解,经过角逐,大赛最终决出技术创新赛成长组、初创组的一、二、三等奖,应用场景赛应用创新金、银、铜奖等奖项,以赛为桥激发了“双创”活力。
据介绍,此次大赛是一项全球性、高标准、高层次、专业化的大型赛事。大赛循着“需求牵引、赛事发现、产业培育”的创新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发现和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科技创新成果,着重关注国内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西部地区4大区域,并增设国际专场、高校专场。受疫情影响,大赛于去年11月在线上启动,分为项目征集、海选、晋级赛、决赛和颁奖五个阶段,特设双轨赛制。
本届大赛共有来自海内外的450个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项目报名参赛,最后有28个项目进入技术创新赛决赛,有6个项目参加应用场景赛决赛。当日在技术创新赛决赛现场,参赛团队轮番上台路演,展开激烈角逐。其中,北京得意音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声纹+”身份认证解决方案项目参赛,该项目具备高安全、真意图、弱隐私、低成本等优势,已形成声密保、声颜保、声颜通等产品。例如用户使用声颜通产品时,可用人脸做账户,声音做密码,实现“声纹+人脸”双识别。
“目前我们的产品已应用在金融、政务等领域,适用性会越来越广。”北京得意音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微表示,公司携“声纹+”身份认证解决方案项目参赛,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关注,这有利于推动项目在其他领域的落地应用,让声纹技术赋能千家万户、各行各业。该项目斩获了技术创新赛成长组一等奖。
本次大赛由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主办,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为更多创新人才、优质项目与产业搭建起了交流对接合作的广阔舞台,营造促进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大赛组委会主任张虎表示,在首届大赛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的赛事持续着力打造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赛事品牌形象,以突破技术难点和解决产业链的共同需求为导向,发现和培育创新技术、团队和人才。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总裁王克成说:“希望通过赛事与各创新创业团队、高校增进了解,加强合作,加速创新创业的成果转化,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力合科创集团总助、力合创投总经理汪姜维也期待依托校企、产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赛事平台,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的技术研发优势和碧桂园/博智林的行业场景及市场应用机会,向企业持续提供涵盖技术、人才、载体、资金等创新产业链关键要素的服务。
据悉,本次大赛不仅设立总额200万元的现金奖励,还将为优秀项目持续提供应用开发、投资孵化、人才培训、创新激励、产业对接等多项服务。其中,Enjoying-S无感扩音系统项目获初创组一等奖,奖金10万元;“声纹+”身份认证解决方案团队获成长组一等奖,奖金30万元;全地形四足巡检机器人应用方案团队获应用创新金奖,奖金达40万元。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