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副校长李宗国:注重自身文化建设,实现深度校企融合
2022-01-09 11:5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职业教育要培养契合市场企业需求的人才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实习生 方超
图/主办方供图

发言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副校长 李宗国

2019年初,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通知》(又称“职教二十条”),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职业院校如何培养出更加契合市场企业需求的人才,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职业本科谁来办,如何办”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就学校而言,普遍的做法是通过扩规模实现做大,在做大中求强,进而提升办学层次。这一传统的思路是否顺应新的形势和要求?我结合2021年10月中办、国办出台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学习领会以及工作实践,就职业院校如何培养出更加契合市场企业需求的人才,提出三点意见。

第一,职业本科既不是普通本科的摇身一变,也不是高职院校办学层次的简单升格,要突出这一本科的职业属性和准确定位。

职业本科不是一般的本科,是职业教育的本科,其根本属性是职业教育,要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更要注重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养成。

教育部门不仅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契机,更要把职业本科办成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本科,培养出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要注意到职业本科生不同于职业专科生,他们需要有宽泛的理论功底,为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打下坚实基础,为今后创新提供良好平台。为了适应不同层次的办学需要,职业院校应在双师型队伍建设、实验实训装备等办学条件配置各方面增强综合实力,在教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精耕细作、苦练内功,而不仅仅是为规模扩规模,要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必须实现办学条件的高质量。

第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的基本办学制度。

各类职业院校要根据政策导向、结合市场需求,设置和优化调整专业。办学就是办专业,职业院校要想培养的学生适销对路,实现招生就业的入口旺、出口畅,就必须要瞄准对接区域经济产业,准确定位,选择其中的上中下游,以及考量是否拥有合作的规模企业、相应的师资、设备、专业群背景等等。

深度的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要承担不同的任务和扮演不同的角色,要通过校企共同制订人培方案,共同组成师资队伍(双导师),共同成为实习实训基地(双基地),让学生以学生、准员工(双身份)介入培养,进而实现供需双方的零距离,推动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将职业教育办学延伸到企业,真正实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第三,文化立校,文化强校,不断提升学校内在的办学质量和水平。职业院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如何让自己培养的学生具有与其他学校不同的特质,需要学校大力推动包括制度、行为、物质、精神等在内的文化建设,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职教“春天”已来,如何绽放光彩?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在迎来重大政策利好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如何绽放光彩?1月8日,“2022年教育领航者同学会暨2021年度教育领航单位颁奖仪式”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的职教专家,广东高职院校、中职学校、技工院校校长,企业代表等共聚一堂,360度探讨职业教育生态重塑和新格局构建。

据悉,“教育领航者同学会”活动是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倾力打造的华南地区教育年度盛典,今年是第四届。本次活动由羊城晚报社与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联合主办,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承办,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高等职业教育探索》编辑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形成研究工作室协办,广东小马奔腾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仲浓牛奶”支持。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林洽生代表学会发言。他表示,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摇篮与沃土,政策利好、大有可为。目前,广东已经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了国家“双高计划”高职院校14所、国家示范中职学校63所、高水平技师学院10所;成立了80家职教集团,建设19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培育878家产教融合型企业;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双精准”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开展。本次活动展现了蓬勃向上的广东职教风采、展现出广东职教人的智慧与担当,让更多人了解职业教育、关心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焕发新生机、新活力。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胡泉致辞表示,今年,“教育领航者同学会”首次聚焦职业教育,关注职教如何与社会、企业紧密结合,如何深化校企融合、产业融合,如何打造优质校园文化、为学生谋发展、谋出路。羊城晚报将继续为各职业院校提供平台、嫁接资源,为职业教育鼓与呼。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王星指出,在职教领域,各政府部门应通力合作,进一步深化职教政策体系建设;同时要完善技能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文凭证书体系,强化普通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提升、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构建职业教育“共同体”。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林洽生、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校长杨志勇、广州市技师学院院长李明根、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副校长李作专分别就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技工院校力量、解读学校世赛成绩密码等话题作了主题分享。来自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院校、中职学校、技工院校以及企业代表们,分别就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从何入手,如何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职教如何发力等话题举行了两场圆桌论坛。

会场外同样气氛热烈。多功能学习早教桌、航拍无人机、会跳舞的机器人...... 各种“炫技”让观众目眩神驰。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州市技师学院、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广州宏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都带来了各自的“绝活”。

会上还颁发了教育领航者个人奖、教育领航单位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许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