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两会】顺德区区长区柱明:坚定以水兴城信心,建设高品质一流城市
2022-01-08 21:4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坚定了顺德坚持工业立区、科技强区不动摇的信心和决心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欧阳志强 曹月

1月8日晚,佛山市人大代表,顺德区委副书记、区长区柱明走进2022佛山两会区长访谈。

区柱明

区柱明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顺德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报告提出,要坚持以“四大决心”促“四大改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加坚定了顺德坚持工业立区、科技强区不动摇的信心和决心。

顺德新城区

报告提出,要实施“治水八大行动”,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更加坚定了顺德以水美城、以水兴城,打好治水大会战的信心和决心。

报告提出,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打造高品质生产生活空间,更加坚定了顺德坚持和深化“双中心、多组团”格局,建设高品质一流城市的信心和决心。

顺德华侨城

问题一:您提出在精准大招商中和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真抓实干、善作善成,让办事者喺顺德,真係得,让企业家嚟顺德、一定得。请问顺德将如何紧扣市委“515”战略目标,走好工业立区、科技强区之路,打造“顺心顺意”的营商环境?

区柱明:顺德提出坚持“工业立区、科技强区”思路,是区委、区政府经过深思熟虑定下的战略,也是落实市委“515”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从历史和现实层面来讲,制造业是顺德的立区之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工业立区”战略,这条宝贵的经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科技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顺德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区,只有走好“科技强区”之路,才能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

今年刚落户顺德,工业机器人企业深圳市拓野智能公司的生产线

另外,顺德工业产值占全市的比重较大。为更好地落实市委“515”战略,顺德将主动担当作为、勇毅前行,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开展精准大招商、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3个方面重点发力,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顺德贡献。

第一个方面: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报告提出,要以推进“一号改革工程”的决心和力度,全面实施构建“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顺德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从以下几个重点着手,打造一流的“顺心顺意”营商环境。

一是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不让一家优质企业因服务不到位而影响发展。民营企业是顺德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我们积极构建政府和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完善“区长直通车”平台,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我们2300多家现时在库的规上企业,实行领导干部“一对一”常态化联系,其中区领导主要负责5亿元以上重点企业,镇街领导负责5亿元以下的潜力企业。

二是全力保障重点项目拿地即开工。近期,我们制定完善了联审联批工作机制,实施容缺受理、推广秒批秒办和不见面审批等,极大提高了企业和个人的办事效率。

三是支持国资做强做大。发挥国资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积极作用,营造国企和民企携手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二个方面:开展精准招商选商扶商。

招商引资是产业发展源头活水,我们将面向产业中高端精准大招商,并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打造近悦远来的大湾区投资热土。

一是坚持“三个优先”原则。把招商选商扶商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优先满足本土企业增资扩产、优先扶持主导产业发展、优先引进高科技企业。这里,我特别要强调一下扶商,为什么呢?顺德有很多优质的本土企业,特别是村改之后,我们淘汰了一批低端产业和企业,留下来得都是好企业。下来,我们将重点在土地、资金等方面,加快满足这些本土企业增资扩产需要。

二是全力保障产业发展的空间,不让一家优质企业因无地问题影响发展。有空间才有产业发展的未来,我区已整理储备了一批连片的优质工业用地,为产业筑巢引凤预留了宝贵空间。未来,我们将牢牢守住111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红线不动摇,总量只能增、不能减。

三是探索开展低效工业用地整体提升。盘活低效工业用地,对于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十分重要。我们将出台专门政策,鼓励企业提高产业用地利用率,实现土地高效集约利用。

四是全力抓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是顺德未来经济重要增长点,空间比较大。我们将加大第三产业招商力度,引进电商、餐饮零售、建筑、金融等总部或区域性总部企业,同时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这项工作。

五是全力搭建好平台园区载体。我们将以大平台,招引大项目、推动产业大集聚。顺德目前有顺德高端装备产业基地、粤港澳协同发展合作区、临港经济区、广东工业设计城等4个重大平台,我们将用好这批平台,加快建设一批产城人文融合的现代产业园,提升园区绿化美化和配套设施建设水平,以好的环境吸引好项目。

第三个方面: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顺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将全力支持、积极引导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让企业实现“二次腾飞”。

顺德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

一是突出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我们将加大扶持力度,发挥龙头企业在“机器换人”和应用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打造一批示范工厂和车间,带动中小企业协同转型。同时,加快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龙头企业,引进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

二是用好广东(佛山)制造业转型发展基金。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三是实施上市企业倍增计划。目前我区共有上市企业37家(含过会),接下来我们将完善上市企业培育库,持续壮大上市企业顺德板块。未来5年,力争上市企业总量翻一番。

四是全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深入推进“919”人才工程,在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加强本土优秀人才培养。

问题二:您提出顺德因水而得,依水而生,治水就是美城、就是聚才、就是兴产。请问顺德将如何写好以水美城、以水兴城这篇大文章?

区柱明:以水美城、以水兴城是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顺德未来的重大战略,为书写好这篇大文章,顺德将打造一个有水乡特色、让人向往的城市,成为一城山水一城春的水韵凤城。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维度来思考。

顺德乐从的龙舟赛事

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呢?顺德区委、区政府提出以水美城、以水兴城的战略,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顺德经济实力和城市建设水平不匹配。尽管顺德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依然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如果一座城市不够美,就很难引进优秀的人才和企业,甚至连已有的企业都保不住。

顺德因水而兴

二是水是顺德最宝贵的一笔财富。顺德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境内有大小河涌近1000条,水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1/3。我们把水治好了,生态环境就改善了,整个城市就美了。

三是治水就是美城、就是聚才、就是兴产。把水治好了,城市就美了;城市美了,就能更好地吸引和集聚优秀人才;有好的人才,城市就会产业兴旺,从而实现美城、聚才、兴产。

怎么来做好这项工作?治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度非常大,这就是一场苦仗、硬仗。必须标本兼治、一次治好,这就要求讲究策略,把握节奏、科学推进。

顺德成立治水指挥部

一是加大治水统筹力度。治水需要调动全区合力,目前我们已经成立以水兴城建设指挥部,由刘智勇书记和我担任总指挥,顺德治水铁军正式组建,将以更大气魄、更大力度统筹推进全区以水兴城工作。

二是按照“四先四后”原则推进治水大会战。先摸排后设计,先清拆后施工,先试点后推广,先治水后治城。沉下心来打造治水百年工程。

1月7日在顺德陈村举办的“清源行动”

三是迅速开展摸排、清岸和试点三项工作。在摸排工作中,我们正全面摸清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染源等情况,确保情况心中有数。在清岸工作中,已累计清拆河涌沿岸违建超25万平方米,计划在年内基本完成这项工作,实现还水于民。在试点工作中,选取南顺联安围和群力围、石龙围为试点,各镇街也根据工作实际开展雨污分流、鱼塘尾水治理等分类专项试点,为全面治水大会战打下基础。

问题三:您提出对标一流建设现代活力城市,让更多人遇见顺德、读懂顺德、爱上顺德。

请问顺德在城市品质大提升中将有哪些具体举措?

区柱明:抓城市建设和管理就是抓经济,就是抓民生。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城市品质大提升。

首先,坚持系统观念谋划城市建设。

一是坚持“双中心、多组团”空间格局。一南一北两个中心,是顺德的特色和优势。我们坚持并深化“双中心、多组团”格局,通过做旺双中心,带动顺德全面对接深珠港澳、积极融入广佛重点城区,并带动其他组团实现跃升式发展。

顺德城市风貌

二是推进大片区统筹开发。我们将坚持政府主导、公开透明、竞争择优,选择有实力、有经验、有品位、有情怀的实施主体,实现开发一个片区,就建成一个高品质的城市社区。

三是推动城市更新。在建设新城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保育活化老城区。推进城市更新时,我们特别留意对古树古建的保护利用提升,防止大拆大建,留住群众的记忆和乡愁。

四是以一流的审美力、鉴赏力建设城市。坚持规划先行,加强建筑风貌管控,提高建筑外立面、天际线设计建设标准,展现历史文化与时代特色共生的岭南城市风貌。

其次,全面提升城市管养水平。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城市在精细化管理中实现品质大提升。

一是推进“行走顺德、美化家园”。城市是市民共同家园,城市管理需要全民参与。我们正在推进“行走顺德、美化家园”,搭建随手拍、随地发、随时办、随机督平台,从小从快发现和解决城市管理问题。

二是开展“物业城市”试点。学习先进城市管理经验,在中心城区率先开展“物业城市”试点,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三是提高城市管养标准。我们将出台市政设施建设指引,提高管养标准,让城市更加井然有序、美丽宜居。

顺德乐从城市风貌

四是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城市美不美,绿化很关键。今年春节前,我们将提升一批城市重要节点的绿化水平,力争让城市有变化。同时,加快建立适合顺德种植的绿化植物库,用好桥下空间等城市“边角料”,今年将新改建不少于200个街心公园,实现满城皆绿、四季有花。

第三个是构建更紧密的交通体系。

用好大湾区腹地的区位优势,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让顺德更快速、高效地通达湾区中心城市。

一是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动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一季度开通运营,推动地铁3号线首通段年内试运行,力争地铁11号线年内动工建设。同时,争取接入更多轨道交通线路。

七号线西延顺德段

二是加快高快速路网建设。加强与周边城市高快速路网一体化规划建设,实现快速通达湾区主要城市。

三是提高道路治理精细化水平。加强拥堵点、“断头路”“肥瘦路”治理,提高道路管养标准。重点加大摩电等重点领域治理,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贺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