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闻
1月7日晚,在佛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佛山五区区长接受访谈。南海区区长王勇表示,南海是人口大区、经济大区,南海将拿出大区的担当,体现大区的作为,为佛山打造地级市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做出突出贡献。其中,未来南海将继续奋力走在广佛同城的最前沿,在交通、生态先行,积极实施广佛直达项目。
同城:争取让“双城人”有更多机会参与南海建设
王勇表示,下一步,南海将在广佛同城、创新驱动、空间拓展、招商引资、城乡融合5个方面进行努力。
“广佛同城、南海先行”——王勇表示,未来南海将继续奋力走在广佛同城的最前沿。其中,南海要交通、生态先行,积极实施广佛直达项目,打造2条由南海直达广州城市中心的快速通道。积极携手广州开展环保共治,以跨界河治理和生态廊道建设为抓手,打造百里广佛滨水绿带。
与此同时,南海要服务好“双城人”。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70万“广佛候鸟”工作在广州,生活在南海。巨大的人流也会带来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南海将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参与南海建设。
南海也将依托广佛交界的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广佛新城、三龙湾南海片区等平台载体,积极与广州联动发展,促进两地产业、城市融合互动。
产业:力促房地产反哺实体经济和战新产业
在产业发展上,本次省市确定支持在南海和三水的交界处进行佛北战新产业园规划建设。王勇表示,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是南海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结合谋划南海西部副中心规划建设,打造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新样板,力促房地产反哺实体经济和战新产业。”
为此,南海区要主动担起主体责任,加强与三水区对接,高质量编制佛北战新产业园南海片区总体规划。坚持以增量带动存量空间的开发模式,确保建设用地规模达133平方公里。同时,南海要推动博爱湖、仙湖片区和佛山西站片区城市功能提档升级,打造南海西部副中心。大力建设一批高端文体设施、优质公办学校、人才公寓,完善商业和生活配套。抓住近期一系列重大交通建设尤其是轨道交通建设机遇。
南海还要培育战新集群。推动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官窑物流园、狮山新材料万亩产业园、仙湖氢谷、智能安全产业园等重点片区连片集聚发展,打造南海北部创新产业带,重点发展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氢能、安全应急与环保、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泛家居、现代物流等战新产业集群。
此外,南海2022年招商引资要有更优异表现。为此,南海要绘制产业地图,全面展示南海产业发展导向、重大载体平台、招商地块信息及“两高四新”产业分布。依托区投资促进中心建设,加快打造一支专业的招商工作队伍。四是进一步丰富招商引资政策工具,加快出台多维优惠政策。
空间:限制30亩以下的地块交易
南海的土地开发强度超过52%,增量土地极为有限。为此,南海正大力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存量土地的二次开发利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格局。王勇表示,南海划定了不少于19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红线,未来两年完成1万亩拆旧复垦复绿任务;2022年至2026年,南海每年还要实现政府统筹连片用地8000亩,并优先用于支持工业发展。
“南海雄师是过去一年的高频词,也是我们未来将一直保持的精气神。”王勇表示,新的一年,南海将继续把村改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大力拆除整理土地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更多侧重到推动“工改工”“集转国”上,并将确保整理出的70%的土地用于发展高端工业。南海也要继续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并加强土地市场行政执法管控,限制30亩以下的地块交易。
南海也将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主战场淬炼干部队伍,加快打造一支敢打硬仗、敢于担当的南海雄师。
民生:抓住“小切口”推动“大变化”
在民生领域,王勇强调,实事求是是南海最宝贵的品质,南海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吊高胃口、不空头许诺。南海坚持将财政预算的七成左右投向民生领域,抓住“小切口”推动“大变化”,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设立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人才专项经费,引进名校和高层次人才给予一次性安家费,对在职员工继续自学教育获得更高学历职称的给予一次性补助,对定期公开评选出来的优秀业务骨干、各级管理人才给予重奖。
“一老一小”问题是最受关注、最为迫切的民生问题,南海将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打造成南海的民生品牌。一方面,南海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闲置空间改造设置养老床位,引进中药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大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休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加大养老床位供给力度,在现有5000多个机构养老床位的基础上,今年再新增养1000张。另一方面,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加快建立公办托幼机构,推动示范性普惠托幼机构发展,新增公益性普惠托位500个。
南海还将高质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从严从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稳步推进疫苗接种。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贺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