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赖浩华:东莞小伙“胶己人”五年助力凤南村95户“摘贫”
2022-01-06 15:0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赖浩华的五年驻村工作中,凤南村95户370人贫困人口已全部退出贫困户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红虹
图/受访者供图
海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倩 

寸板头、中等个,声音洪亮眼神坚毅,土生土长的东莞小伙退役军人赖浩华,五年部队服役、五年驻村扶贫的十年生活工作经历,成为其人生履历中可圈可点的珍贵回忆。

这名东莞小伙2002年12月在武警广西总队崇左市支队服役,2004、2005年度两次被支队评为优秀士兵;2006年、2007年年度两次荣获个人三等功称号;2007年12月退役回到家乡在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岗位上依旧个人荣誉不断。,先后获得当地的“先进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广东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提名奖、“最美家庭”;这些荣誉的背后,是赖浩华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初心、及退伍后依旧不忘军人本色,按照在部队的纪律要求走好人生每一个步伐、扎实做好每一件工作。

2020年,在赖浩华的五年驻村工作中,驻点揭西县凤江镇凤南村经当地市、县核查组到村实地核查,同意批准退出贫困村;凤南村95户370人贫困人口已全部退出贫困户。

携手退役军人妻子荣获“最美家庭” 

赖浩华的小孩赖彦龙今年上初一,在上学的7年时间里,赖浩华有5年都在对口帮扶驻村。“爸爸又骗人了。”一想起这句话常常让赖浩华愧疚不已。

2016年赖浩华被选派到揭西县凤江镇凤南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年仅7岁的儿子一句:“爸爸你出去工作,我照顾好妈咪就可以了。”让爸爸看到了这位小男子汉的贴心懂事。为此, 赖浩华临别时曾告诉儿子,到了你四年级下学期,爸爸就回来了。

事实上到了2019年底,赖浩华又告诉儿子,你还要继续在家里做小男子汉,爸爸目前还不能回家。满心盼望着回家能看到父亲的儿子,初听到这句话时嘴一扁冲口而出:“爸爸又骗人了。”等儿子情绪过了后,赖浩华告诉儿子,爸爸还在做继续帮助别人的工作。小男子汉低着头说,既然是在帮助别人,那你就去吧。就这样赖浩华又干上了驻村工作队领队的活。

能让赖浩华安心开展驻村5年的工作,背后少不了的是来自同样是退役军人的妻子温建梅的支持。在赖浩华眼里,妻子里里外外一把手,儿子出生后更是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好家庭,面对赖浩华要离开家庭外出驻村工作,妻子也是满心支持,也正是有了妻子这个充满力量的大后方,能让赖浩华安心在外工作。

 2020年,由东莞市委宣传部、妇联、文明办联合在东莞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系列活动,其中,赖浩华家庭被授予东莞市“最美家庭”称号。一年仅有数次的回家时间,赖浩华一回到家都尽最大能力做到陪伴,陪伴父母吃饭、聊家常,陪伴妻子做家务、散步,陪伴孩子做作业、参加亲子活动。在赖浩华眼里“家和万事兴”的良好家风,其中就有着妻子默默地付出。

村民给扶贫干部写了一封感谢信

“党政(党和政府)给我关心,队长、主任给我雪中送灰(炭),多谢!”2020 年,只读过两年书的村民杨惠存,提笔给东莞桥头镇驻揭西县凤南村驻村队长、第一书记赖浩华写了一封感谢信。这封不到20字的感谢信,错别字就有好几个,但朴素的字里行间,装着的是一位贫困户对扶贫干部、党和政府的认可及谢意。

当天,赖浩华像往日一样到杨惠存家里拉家常,刚坐下,杨惠存说有东西要给他,转身到枕头底下掏了起来。“我当时想,他是不是要拿证件,让我帮忙办什么手续。”赖浩华印象里,独居的杨惠存,枕头底下放的都是存折、身份证、低保证等“宝贝”。不一会,杨惠存掏出一个信封,颤抖着双手递了过来,几个黑色大字映入眼帘-“感谢信”“送给队长”“您好”。 感谢信?诧异的赖浩华愣了一下。

“赖队,多谢你,一直关心我,没什么可以报答你,写几个字送你。”杨惠存有点哽咽,眼眶湿润。赖浩华双手接过信封打开发现,感谢信的信封,用的是东莞桥头镇政府给杨惠存发放慰问金的信封,信纸是从笔记本上撕下的一张纸。开头写着“遵(尊)敬”,纸上写着“党政(党和政府)给我关心,队长、主任给我雪中送灰(炭),多谢!”杨惠存是凤南村一位59岁的独居贫困户村民, 2015年在外出做装修队劳力时意外受伤,失去了劳动力,与老父亲相依为命,成了贫困户。赖浩华2016年驻村后,帮杨惠存和其父亲申请了低保。在杨惠存父亲2019年去世后,赖浩华到杨惠存家里更勤了,帮他换灯泡、安装自来水、补办低保证……2020年底,得知杨惠存低保证丢了,赖浩华第一时间带他去照相馆、自己掏钱带他去拍照,完成补办手续后还把办好的证件送到他家里。在得知杨惠存即将满60周岁,赖浩华又开始着手帮他申请“五保户”补助。

回顾当年收到感谢信的过程,赖浩华说:“太感动了,他不认识几个字,竟然用写信的方式感谢我。”在赖浩华看来,他为杨惠存做的事,是一位扶贫干部应该做的本职工作,没想到杨惠存一直念着。这封朴实真挚的感谢信,赖浩华笑称是收到的第一封“情信”,将珍藏一辈子。这封“感谢信”,不仅道出了赖浩华对驻点凤南村5年多的帮扶情,也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成效的生动注脚。

东莞“胶己人”连续5年在村里过春节 

带着草帽,起步、挂挡,手势娴熟地驾驶着手扶拖拉机在村里穿街走巷,这是凤南村民常看到的赖浩华的身影;除此外,每天晚上上门讨茶喝也是赖浩华的必修课。

2016年,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拉开帷幕,按照上级部署,东莞市桥头镇对口帮扶揭阳市揭西县凤江镇和棉湖镇共7个贫困村。退役回来已经在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桥头分局上班的赖浩华报名参加了扶贫工作,到揭西县凤江镇凤南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同时兼任桥头镇驻揭西县驻村工作队领队。

赖浩华驻村后,坚持“四看”、“五优先”、“六进”、“七不进”要求,针对贫困户白天大部分外出务农务工的实际情况,赖浩华经常晚上出勤,利用潮汕群众晚饭后泡功夫茶、聊家常的习惯,借上门“讨茶喝”之机,深入了解贫困户家庭环境、人员构成、生产就业以及发展需求等情况,从村民口中套出不少“真话”,让工作组掌握不少“实情”。渐渐地,东莞来的“赖队”变成了村民口中亲切的“小赖”,“有事找小赖”成了贫困户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上任短时间内,经过多次的入户调查和“回头看”复核,最终核定精准帮扶对象共95户370人,完成建档立卡和实现动态管理。“摸家底很重要,既要把情况摸准摸透,又要赢得村民的信任,这样才能展开工作”。赖浩华在驻村第一年就制定了“一户一策”帮扶措施,牵线东莞桥头镇内95名党员干部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凤南村,切实帮扶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快脱贫奔康步伐。 “小赖一直都记挂着我们家,我们家变化这么大,全靠小赖的帮助,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凤南村贫困户杨丽华这样称赞着赖浩华。原来,杨丽华一家7口人,她患有脑出血后遗症,行动不便,四个年幼的孙子、孙女上学,儿子儿媳收入不高,家庭困难。赖浩华连线帮扶单位解决孩子的生活费用,通过产业帮扶为家庭带来稳定收入,还为杨丽华的儿子和儿媳联系推荐深圳的企业上班,薪酬收入从原来的2500元变成9000元。

在凤南村,诸如此类的“称赞”和“感谢”还有很多。让村民感动的是,驻村5年,每年春节,赖浩华都在村里过年,带着年货到贫困户家中串门。2021年春节,赖浩华把妻子和小孩接到凤南村,在凤南村度过了阖家团圆的春节。

据介绍,凤南村通过开展产业增收项目,以“农业产业+光伏发电+商业旺铺+转移就业”模式,切实增强贫困户增收能力,产业增收项目每年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增收约1135.2元;通过转移劳动力到优质企业务工,提高劳动所得,加快脱贫奔康步伐;通过精准帮扶精准施策,全村贫困户95户370人在2019年11月通过贫困户申请,村级核准,镇、县、市逐级复核,各级公示无异议后,全部获得批准退出贫困户。 

在五年多的驻村岁月里,赖浩华的真心帮扶做到了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凤南村当地干群紧密相连在一起,贡献了青春年华、付出了辛勤汗水,落实了精准扶贫、结出了硕果累累,如今的凤南村早已“改头换面”,村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有效改善。下田种菜、上街拉家常、走家串户、招商引资......驻村干部的十八班武艺养成,在杨惠存、杨丽华等凤南村村民心里,东莞来的“赖队”早就是“胶己人”(潮汕话:自己人)。(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本栏目慈善公益支持:广州市正佳慈善基金会)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