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两会】陈村: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以水兴城工作
2022-01-04 20:01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坚定不移推进以水兴城工作,加快打造水产城融合示范区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欧阳志强 通讯员 黄楚云

“佛山地铁2号线开通,标志着陈村正式迈入轨道交通的黄金时代,全镇上下将持续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气魄和担当,坚定不移推进以水兴城工作,加快打造水产城融合示范区。”顺德区陈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梁锦棠表示。

1月4日,佛山市顺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顺德区委副书记、区长区柱明作政府工作报告,顺德十大镇街主官接受媒体采访。

问题1:随着佛山地铁2号线的开展,陈村的轨道时代正式到来。作为顺德首个迈入轨道时代的镇街,陈村将如何用好这一区位优势,加快推动陈村发展?

梁锦棠:佛山地铁2号线不仅是广佛迈入全域同城化时代后开通的首条“广佛地铁”,也是陈村的第一条地铁,是陈村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陈村正式迈入轨道交通的黄金时代。2号线一期贯穿禅南顺三区,直达华南最大交通枢纽——广州南站,途经陈村并设有登洲站、花卉世界站、仙涌站和石洲站4个站点。2号线一期的开通,将进一步加强陈村与广州、佛山中心城区的互联互通,助推陈村加速融入大湾区。

接下来,陈村将抢抓轨道时代重大机遇,真抓实干、善作善成,全力推动人城产互融发展,努力谱写“湾区极点·无界智城”新篇章。

一是在产业发展上,着力打造产城融合新高地。着力培育总部经济和轨道经济,高效链接广深等湾区一线城市资源,加快推进招商引资、本土企业增资扩产等工作,并围绕花卉世界站做好“花卉+”文章,带动传统花卉产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加快三产融合步伐。

二是在文旅发展上,全面擦亮文旅融合新名片。地铁开通将吸引人流、物流等资源,接下来,文旅产业将是陈村一大发展重点,文旅赋能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我们将充分挖潜沿线站点的特色资源,通过构建研学游动线,将三字经文化公园、花卉世界、美丽田园等串珠成链,并结合陈村粉、陈村花宴等特色名片,大力发展农业美食产业链集群,推动花卉与美食深度融合,持续擦亮千年花乡、三字经文化、美食文化等文旅新IP。

佛山地铁二号线展现顺德陈村文化

同时,将高品质推进花卉世界改造提升,计划通过破墙透绿,将花卉世界打造成内联外通的开放式生态公共空间,把大卖场打造成大景区,并结合高端夜间文旅服务供给,点亮花卉世界的夜经济,让花卉世界既有繁华美景,也有繁华夜景,助力一、三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三是在城市建设上,塑造品质陈村新形象。加快“轨道上的陈村”建设步伐,持续完善慢行系统、公共交通等接驳,并围绕“一个站就是一座城”,加快仙涌站、花卉世界站TOD综合开发,以TOD建设带动城市形态提升。此外,陈村将融入千年花乡、三字经文化等特色元素,升级改造轨道站点、主干道路、高速出入口等城市窗口,从绿化管养、道路景观等多链条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提升陈村陈村文化辨识度,营造干净、舒适的城市面貌。

陈村年桔

四是在公共服务上,强化优质公共服务新供给。主动对标一流人才需求,着力优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城市功能,并结合轨道时代的新特点,前瞻性做好疫情防控、城市管理、安全保障等工作,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以更优质、更舒适的城市环境迎接轨道时代,加速轨道红利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问题2:作为顺德区建设“治水治产治城融合示范区”的试点,陈村镇迅速响应落实,先试先行,在制度方面也率先发布了清岸行动任务包干方案、考核扶持工作方案等。当前,制度推行的情况如何?下阶段,在推动“以水兴城”工作方面,陈村将如何发力?

梁锦棠:目前,陈村镇清岸行动已全面开展,明确了各村居完成清岸行动的责任、目标和时间,以目标倒逼责任,以时间倒逼进度,加快实现还岸于民、还绿于民的步伐。从各办所抽调约160人分派各村居配合包干完成清岸工作,用心用情走好治水工作群众路线,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到各村居认真了解治水工作开展现状。同时,通过联动14个村居对辖区内多条河涌两岸的乱搭乱建砖屋、雨棚、河道障碍物等违法建(构)筑物依法实施拆除,目前累计拆除水事违建1096宗,拆除面积超10万平方米。

陈村城市环境

接下来,全镇上下将持续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气魄和担当,坚定不移推进以水兴城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水清岸绿城美的岭南水乡文章,加快打造水产城融合示范区。一是加快推进清岸行动,力争在2022年5月前实现涉水违建全面清零,以最快速度释放滨水空间;二是切实做好我区断头涌顶管、农污站提质增效等八类项目试点工作,主动为全区治水工作总结经验、作出示范;三是以潭洲片区为示范点,串联已经建成的潭洲水道碧道、三字经文化公园,以及在建的三龙湾九年一贯制学校、华阳桥下体育公园、华阳路西湿地公园,并利用潭洲清岸行动拆违整理出来的20多亩土地打造高品质的儿童主题公园,构建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新空间,打造水产城融合发展示范标杆,并将工作经验逐步推广到其他村居,通过“一河一策”研究美岸方案,打造各有特色的美岸示范段,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助力实现以水美城、以水兴城。

问题3:聚焦总部经济集聚带、先进制造业创新集聚地的打造,陈村在2021年,产业迎来了新发展。在数字化智能化已是制造业刚需的今天,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不断走向深入,陈村将如何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梁锦棠:过去一年,陈村立足于丰富的产业基础,紧跟时代步伐,从多方面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全镇11家企业“上云上平台”;中心城区及工业园核心区域实现5G网络覆盖;申菱环境启动“5G+”数字化智能化工厂项目,打响陈村镇5G+智能工厂头炮;促成科达制造、申菱环境一批省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和昇辉控股、奔朗新材的一批市工业互联网项目,打造科达制造、科达液压一批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

下阶段,我镇将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一方面为企业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搭建桥梁,引导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开展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专题培训会,积极引导企业向多业务集成应用转变,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在工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全面渗透、综合集成和深入融合,有效挖掘资源配置潜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

二是加强政策引导。积极落实“两化融合”专项行动,制定两化转型配套的扶持办法,发挥我镇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重点行业生产装备数字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引导企业构建现代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与产业密切相关的新型基础设施推进机制,加快新数字技术“+工业”的试点培育和推广运用。

三是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我镇2022年5G基站建设规划方案,加快开放5G公共资源设施的建设,优化提升各重要站场、公共场所的网络质量;推进重点企业的基站建设工作,为工业互联网建设和两化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贺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