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两会】佛山市三水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
2022-01-04 12:23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抢抓机遇 勇毅前行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正杰 通讯员 三宣
图/三水区档案馆提供(署名除外)

1月4日,佛山市三水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开幕,三水区区长李军代表区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该报告回顾2021年工作,三水区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实现营收超百亿企业“零的突破”,并跻身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25位。

会议现场

报告中显示,2021年三水区一二三产业升级全面破局起势。通过高标准全新规划建设23平方公里佛高区云东海生物港,成为佛北战新产业园核心启动区,擘画了制造业蝶变升级的新版图。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2%。新引进嘉士伯啤酒生产基地、白云科技等优质项目190个,总投资超560亿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2家、存量达602家;国家级孵化器再有新突破。引进卡奥斯国家级“双跨”平台等数字化转型服务商5家,海尔数字科技广东总部落户三水。发放全市首笔“数字贷”。预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0家、存量达1100家,新增4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兴发铝业总部落户三水,凤铝实现三水营收超百亿企业“零的突破”。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获评省级食品饮料特色产业园。完成村级工业园改造3091亩;累计盘活提升低效用地6240亩,预计新增厂房面积340万平方米、新增企业营收超200亿元。农业招商历史性突破100亿元,碧桂园万亩智慧农业园获评“广东省数字农业示范园”,西南青岐村上榜“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凤铝实现三水营收超百亿企业“零的突破”企业供图

城乡融合、提升品质,李军表示,城市三水更加生态宜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居全市首位。广佛肇高速(佛山段)建成通车,三水三桥、季华路西延线、金石大道西延线等22条道路加快建设,打通兴云路等4条“断头路”,外联内畅交通网络加快形成。完成20个老旧小区改造、6条古村活化升级,河口百年商埠入选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70%村居建成美丽宜居村,美丽乡村智慧长效管理模式获省通报表扬。白坭文创小镇入选“中国特色小镇50强”,南山镇荣获“中国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村镇”,乐平源潭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新增绿地超5200亩,完成59.3公里生态休闲滨水廊道建设。新(改)建污水管网46公里。基本实现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三水区西南街道办事处与嘉士伯重庆啤酒有限公司举行项目投资意向书签约仪式

同时,三水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企业服务改革走深走实。报告显示,工程项目实施全流程“保姆式”代办服务,审批效率提速超30%。39个产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企业开办申请最快半天办结。市场主体突破5.7万户,同比增长11.8%。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位列全国县区级第二。预计实际利用外资6.1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50亿元、增长27%。开放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加快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社会民生事业方面,三水全年财政民生类支出51.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六成。全面落实“民生十件实事”和141件“民生微实事”,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教育新增公办小学、幼儿学位3780个,博文小学投入使用。“双减”工作扎实推进,课后托管和素质拓展服务成效明显。区人民医院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共建医联体,获评“中国县域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示范单位”;区妇幼保健院建成全市首个儿童呼吸疾病诊疗中心;构建起区镇全覆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国家卫生镇、省卫生村、健康村(居)实现全覆盖,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开发就业岗位2.6万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8亿元,核发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各类保险待遇近45亿元。落实各类救助补助金超1亿元,惠及特殊群体3万多人。新增租赁住房528套、人才住房209套,住房租赁补贴惠及584户住房困难家庭。区福利中心获评省五星级养老机构。

近一年来,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建成三水区综治指挥中心,515个事项实现网格化管理,打造全市首条区级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扫黑除恶”“全民反诈”“飓风2021”等专项行动成效明显。构建“测、报、防、抗、救”全链条应急管理机制,生产安全事故数量、伤亡人数分别下降13%、7.5%,食品药品、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各领域形势平稳向好。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2件、政协提案65件,实现办复率、满意率两个100%。荣膺“全省双拥模范区”七连冠。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