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景瑾瑾
1月4日上午,佛山市禅城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会上,佛山市禅城区区长严冰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根据报告提出的2022年工作安排,在产业经济发展方面,禅城将全力打造创新中心强核,推动“提二强三”、产业能级倍增。
报告提出,禅城将坚持实体经济立区,强化市中心的综合服务辐射功能,集聚大载体、大平台、大项目,大力发展以数字经济、实体经济、科创经济、金融经济为重点的带动型经济,打造服务全市、链接湾区的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创新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之城,塑造市中心产业能级新形态。突出发展带动型经济。增强总部经济带动力。支持推动万科金融中心、绿地中心等重点总部经济载体发展,加快一批总部型产业项目落地,集聚一批产业龙头,增强总部产业磁场效应。增强创新要素带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广东省创新药转化医学研究院等平台建设。支持国星光电、海天等龙头企业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努力培育一批细分龙头企业。增强协同创新带动力。构建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发挥禅深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作用,推动“孵化在湾区、落地在禅城”“研究在湾区、生产在禅城”“人才在湾区、创新在禅城”。
打造佛山数字经济创新集聚区。加快先导区建设。提速建设广东(佛山)软件产业园、佛高区数字经济科创园、东平云谷、石湾陶谷、鹰创园等载体,扩大智慧新城、绿岛湖等片区载体承载能力,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加快产业数字化。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制造业,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3家、示范车间9个。加快汇博机器人研发生产总部等项目建设,推动一批龙头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数字产业化。大力发展云计算、工业互联网、5G应用等产业,建设大宗商品数字化交易平台,打造2个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数字经济平台型龙头企业3家以上。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打造城央金融中心。高品质建设环文华公园创新活力区,推动一批金融保险等机构集聚,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打造区域消费中心。构建“1+1+3+N”商业格局,打响“到佛山·逛禅城”品牌知名度,推动祖庙、东方广场等老商圈焕发新活力,支持季华路、魁奇路等沿线新商圈多元化特色化发展,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打造产业配套中心。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发挥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扎实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布局战新产业,深入实施“六大工程”,发展壮大“2+2+2”产业集群。抓好“质量强区”建设,力争新增佛山标准产品8个以上,积极推动申报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新增商标9200件以上、专利4500件以上,助力打造“有家就有佛山造”品牌。推动园区功能化升级。全速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推动南庄千亩智造产业园、华南装备产业园(二期)等主题园区建设,加快新增改造一批产业载体,同步加强招商运营,强化产业匹配和功能优化,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广阔空间。推动企业“草灌乔”进阶。推进“三个一批”和“四上”企业培育,抓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打造“乔木”参天、“灌木”茁壮、“小草”葱郁的企业梯队。新增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5家以上。强化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一站式”服务,力争上市企业累计达13家以上。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