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付怡
通讯员 番警讯陈玉敏
一个城市里,有许许多多的“窗口”,有银行业务窗口,有车站售票窗口,有派出所办证窗口……他们或大或小,但有这么一个窗口,却微缩世间百态。这里有喜悦、有满意,但更多的是平淡与忙碌。恰恰是这么一个窗口,却能体现一座城市服务的温暖,它就是政府服务中心户籍窗口。
警花开在无名处,热心为民不降温。从事户籍工作那天起,她每天把“温暖微笑”挂在脸上,迎晨曦、送夕阳。她就是广州番禺公安一名平凡的户籍民警林红燕。20年来,她扎根基层工作,耕耘窗口服务,“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心头的大事办实办好”,就是她始终如一的坚守和承诺。
守初心:户籍业务能手
“细致严谨”“业务能手”“条文活字典”,说起林红燕,很多同事这样评价她。作为户籍前台组组长,她熟记大大小小的户籍管理规定。“户口关系老百姓读书、就业,是民生大事,我必须绝对地专业、严谨,件件不办错、有依据”“法律条文可能是冰冷的,但服务可以有温情、有温度。”林红燕这样说道。
今年3月,一对万分焦急的父母来到户籍窗口求助,由于无法核实信息,他们10岁的孩子茵茵(化名)一直未落户,生活不便且导致茵茵非常自卑。林红燕了解情况后,马上联系属地派出所并上报领导。“茵茵请放心,警察阿姨一定帮你想办法”,听到林红燕的承诺,茵茵和家人眼眶红了。林红燕凭着扎实的业务能力,奔走、协调各相关部门,终于在两天后为茵茵办好了落户手续。
“都是为人父母,你们的心情我很理解,都是我应该做。”面对群众的感谢,林红燕很质朴。她坚持做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热心人。在她的带领下,番禺区公安分局户籍窗口投诉率连续3年下降,满意率持续上升,2021年度共收到群众致谢锦旗4面,表扬信5封。
勇担当:创新便民举措
除了在服务上下功夫外,林红燕与番禺区公安户籍工作人员在“放管服”改革上持续发力,借力智能化、科技化系统和设施,推出“零跑动、不见面审批”“上门办证”“网上户籍室”等系列措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今年1月,2020年度广州市积分入户名单开始公示,番禺人数高达4000人,约占全市1/4,排名全市第一。林红燕主动找到领导汇报该情况,提出“集中复核、快递寄证”的工作思路,真正实现群众“零跑动”,降低人员聚集引起的防疫风险。林红燕做的方案很完善,但如何确保证件准确无误寄给群众成为问题关键。林红燕马上联系邮递部门,商定由邮政快递客服主动联系群众、征求快递意愿和地址。
名单公示当天,两个小时业务预约群众已高达600多人。林红燕立即启动预案,一方面组织全员加班加点,另一方面向群众群发短信告知办理流程、并协调快递部门收集快递情况。
在林红燕带领下,全体人员齐心协力、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仅用一天时间全流程完成了复核数据—制发证件—快递封装等工作,完成了往年两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的工作。她们成功的工作经验被广州其他区的户政部门相继效仿。
办实事:“专窗式、一站式”服务
今年,番禺区公安分局户政办证大厅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执法为民”专题教育活动,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林红燕带领办证大厅前台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活动成果切实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专注群众的“急难愁盼”,用心用情服务,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的办事体验感。
针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林红燕优化窗口设置,开设长者绿色通道,为65岁以上长者提供免预约、优先办服务。同时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窗、一件事一次办专窗、企业绿色通道服务等,为有急需的群众、企业提供急事急办服务。
为减少群众跑动,缩减群众办事时间,林红燕结合办证大厅实际情况,主动请示领导提出加强与出入境窗口沟通协调,并于8月中旬联合出入境窗口推出居民出国(境)定居注销户口+签注“一件事”联办服务,番禺区户籍居民因国(境)外定居,需注销国内户口的,只需预约到综合办证大厅出入境窗口办理申领《注销户口通知书》业务,再通过出入境、户政两个部门内部交换方式,在户政窗口办理注销户口业务,并当场出具《户口注销证明》,群众不需再重新预约到户籍地派出所办理户口注销业务,且可同时凭《户口注销证明》在出入境窗口办理签注业务。从此,群众只需一次预约、跑一次便可同时办结出国(境)定居注销户口+签注业务,实现出国(境)定居业务的“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
多年来,林红燕用热情服务、勇于担当、过硬能力绽放着羊城警花的巾帼风采。她说“我的人生信条就是视群众为亲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去做,我相信一定能做好。”(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詹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