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两年,日行万步的三人小组的日常是怎样的?
2021-12-24 19:2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两年时间即将过去,记者再次走近“三人小组”。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穿防护服、上门、测温、查隔离门磁、送餐、转运人员、倾听居家隔离人员的心声……作为广州市越秀区农林街马棚岗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社区三人小组成员之一的张东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常。

时间倒回到两年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到来之时,张东伟面对更多的,是街道或社区里的日常工作。然而,在与新冠肺炎疫情共存的两年间,他和广州33904组“三人小组”的成员一样,来到了最有可能与病毒接触的前线。

两年时间即将过去,这些日行万步的“三人小组”平时在做什么?近日,记者再次走近他们。

对防控政策最了解的人
最高峰日行4万步

“2020年初疫情开始的时候,我主要在街道协助处理转运、调度等工作,后来岗位调整,我到社区居委会正式成为了社区‘三人小组’的成员。”张东伟告诉记者,截至今年12月,在“三人小组”的岗位上,他已经工作了一年零两个月。

“我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上门服务。”作为最熟悉所在社区相关情况的人,张东伟每天会根据社区内需排查人员的情况进行“排班”,然后与“三人小组”中的医生与警员上门。他说,每次上门前,他们都会提前先核对好居民的信息,确定无误,就会和居民讲清楚到访的原因。“如果有邻居恰好看见我们,我们也会和他们解释清楚,请周边的居民不要紧张。”

从2020到2021,随着疫情防控工作逐步走向常态化,“三人小组”无论是防护装备还是防控措施有了逐步的调整。“可以说更精准,更细致了。”张东伟告诉记者,因为在一线工作的关系,他们可以说是对每一次疫情防控政策变化最了解的人。

从口罩要分级别,到不同距离与不同对象接触采取不同级别的防护措施,从只针对重点地区来穗人员的管控措施到进一步细分为针对重点地区所在小区、乡镇、县(区)、地级市、省的来穗人员分别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三人小组”的“工作手册”不断细化。“可能有些地区的风险等级升级了,那相关的隔离人员的防控等级就会调整,我们也需要上门一一和居民‘科普’清楚。”张东伟坦言:“如果现在要我回忆每一次防控政策的改变具体在哪些地方,我可能没法说出变化。因为每次更新了要求以后,为了避免记忆混淆,我都会尽力记住新的内容,而把旧的内容忘掉,一切根据最新的准则来执行。”

据越秀区农林街道办事处公共服务办主任杨艺瑜介绍,今年8月份以来,“三人小组”的队伍进行了分级分类设置,分为了常态化的“三人小组”与应急状态下的“三人小组”。“每个社区居委会都有一个常态化的‘三人小组’,应急状态下的‘三人小组’数量则根据街道和社区的户数通过划分网格来决定。”杨艺瑜表示,以农林街为例,全街有79个应急状态下的“三人小组”,名单上的人均为固定成员,时刻准备着,有呼必应。

在越秀区某些宾馆与药房门口的显眼处,记者也看见了张贴着“三人小组”联系方式的纸条。杨艺瑜说,这与“三人小组”的工作范围拓展有关系。据介绍,在沿街的商铺、药房以及宾馆和月子中心等场所,一旦发现发热人员,或是行程码显示曾去过相关区域,场所负责人会马上联系“三人小组”。“以往可能是通知到街道或是社区居委会,现在他们可以直接联系到‘三人小组’的个人。”杨艺瑜说:“所以‘三人小组’面向的对象,不仅仅是居家隔离人员。”

与居家隔离人员最亲近的人
每一个理解的瞬间让人泪目

2020年伊始,农林街道办事处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宏就迅速加入了“三人小组”的队伍当中,采访当天,她恰好从一户居家隔离对象家中完成工作,赶回街道的党群服务中心。

刘宏介绍说,她所在的“三人小组”则是从闭环转运的那一刻起就接手相关隔离人员的工作,如设置运送路线、上门核酸采样、统筹跟进不同社区“三人小组”的后续工作。“因为每个隔离人员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每个隔离人员都有自己档案。我们根据他们的隔离起始时间、风险区域等进行个性化的安排。在车程的安排上,我们也要考虑如何设置合理的路线,保证又快有准确地完成工作。”

“三人小组”的手中有一张表,表上记录着当天需要走访的隔离人员的信息,刘宏说:“除了熟悉他们的情况,我们也要在手机里时刻关注全国各地的疫情。一旦有地区调整风险等级,我们就要调整。需要关注的地区甚至细化到某市某区的某个小区。”

在与隔离人员不断沟通的过程中,“三人小组”的成员也成为了隔离人员在家人之外,最亲近的人。“除了极个别年纪太大,无法顺利使用智能手机的隔离人员外,每一个接触过的隔离人员,我们几乎都有对方的微信。”刘宏笑着说:“工作微信号,早就快被‘加爆’了。我们也是24小时待机的状态,只要有人找我们,无论几点,我们都会立即回复。”

张东伟告诉记者,由于与居家隔离人员联系密切,他们也会提出一些需求。他就曾遇到有隔离人员心情不好,大半夜的和他煲了2个多小时的“电话粥”。刘宏也曾遇到有隔离人员提出要在家里煲汤,请他们帮忙买点汤料。还有诸如在家被蜜蜂蜇了,需要用药,有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完,需要紧急购买的情况。一人一档的建立,让“三人小组”的成员,更加清晰了解每一隔离对象的需求。

“基层工作,大多面对的是‘人’的工作。所以我们尽量在人文关怀上去满足他们。用礼用情去真诚的沟通,是我们基层工作人员的必修课。”杨艺瑜表示,有时候一个居民理解的瞬间,一张张贴在房门外的手绘感谢卡,都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在这当中,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来自深处的情感连接,看到属于大城市里的温情。”(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