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通讯员 廖培金
今年6月,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妇女联合会在全市联合开展了广州市2021年寻找十大“最美慈善家庭”活动。
近日,经推荐(自荐)、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严格把关,寻找出杨崇斌家庭等十户“最美慈善家庭”。
无私大爱,点滴慈善事迹动人心
据悉,十户“最美慈善家庭”之中,既有乐善好施、慷慨解囊的家庭,有奋战抗疫一线、舍家为国的警医家庭,有热心公益、心系助残事业的家庭,还有在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文化传播等领域扎根多年甘于奉献的家庭,他们坚持以家庭善举感召社会,带动更多人参与慈善,让美德善行走进千家万户、走进群众心灵,成为引领社会向上向善的鲜明旗帜。
在此前的广州“最美慈善家庭”网络投票中,全市共有80户家庭参选,他们的慈善故事获得街坊群众的广泛点赞认可。
方式多元,多领域参与慈善行动
据统计,本次参选的家庭中有63%的家庭参与抗疫工作,有坚持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三人小组的抗疫骨干、承担核酸检测及物资配送等工作的社区志愿者,用力所能及的方法共同参与疫情抗击;58%的家庭长期活跃志愿服务,多元方式参与志愿服务,为不同群体提供志愿服务;8%的家庭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32%的家庭慷慨解囊,乐于助人、有全家两代人献血超30年,并自愿成为“大体老师”的家庭、有从捐款捐物到开办公益慈善组织的家庭;8%的家庭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其中不乏坚守一线岗位的扶贫工作者、坚持在乡村创业,创设就业岗位并带动当地村民经济的家庭……各个“慈善家庭”在不同领域、用不同的方式,秉承着同样的爱心,积极发挥慈善带头作用。
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寻找“最美慈善家庭”活动凸显了广州慈善参与内容及方式多元,紧跟国家战略发展领域,同时更多广州街坊以家庭为单位活跃在慈善公益活动中,公益慈善行动逐渐扎根于家庭日常、社区建设之中。希望十户“最美慈善家庭”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在公益慈善、社会服务、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持续积极投身各类公益慈善活动中,影响身边人关注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传承美德,奉献爱心,真诚回报社会,弘扬慈善正能量,共同营造“人人慈善为人人”的社会氛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2021年广州市十大“最美慈善家庭”事迹
1、杨崇斌家庭
践行慈善一家人,普法艺术两开花
杨崇斌、韩艳和杨子皓三口之家常年开展普法教育、文化宣传、扶贫济困和抗疫服务等各项志愿服务,从2015年至今,全家累计志愿服务达3000多小时。其中,杨崇斌先后到近100间学校开展500多场法治教育讲座,服务人次达50多万,帮教失足和边缘少年达300多人,志愿服务达1500多小时。妻子韩艳捐赠自创剪纸作品300多件,开展剪纸公益讲座和传承活动100多场次;自费出资出版自己编著的5本剪纸图书著作,无偿捐献给市区两级图书馆和全区中小学校。儿子杨子皓参加20多场公益演出,编写出版《中国民族乐器》后全部捐赠给全区的中小学校和图书馆。
2020年-2021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杨崇斌全家投身战疫。杨崇斌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达300多小时;韩艳、杨子皓母子剪制39幅剪纸作品捐赠给昌岗社区抗疫人员,编制课程上线学习强国、海珠区图书馆等平台,服务超过4万多名青少年。
2、肖锐成家庭
聚焦山区与社区志愿服务,夫妻携手同行十三载
肖锐成与妻子李小媛自2008年7月加入保利花园志愿服务队,13年来参加各类志愿服务近600项。肖锐成自2012年担任志愿队队长,9年来带领志愿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山区志愿服务等多项志愿项目。其中,常年服务社区项目主要是每月义剪义诊便民服务、传统节日慰问、探访高龄老人、爱心午餐送上门、募集旧衣。为山区服务项目主要包括“两地情 一家亲”保利花园西山村城乡关爱活动、募捐图书送山区、为云南山区小朋友捐冬衣、为四川色达县藏族同胞募捐衣服、协助2018-2020年广东省老龄办活动启动仪式、迎春晚会等现场服务。在爱心募捐资助服务方面,先后为从化西山村贫困学生、增城农民黄国伟、西山村村民李榕森、保利花园保安员父亲等提供学业资助、手术款项募集累计达98100元。
3、吴小丽家庭
小桥人家就业公益两手抓,扎根吕田助力乡村振兴
吴小丽带头成立从化区吕田镇黑花生专业合作社,免费派黑花生种子给村民试种并签订回收合同,主动邀请农业专家上门指导技术,举办种植培训班,为村民提供了40多个就业岗位;与本地68户村民签订回收合同销售农产品,村民年平均收入提高到1.2万元每户。合作社注册了“花轿子”商标,种植的黑花生获得广东省无公害认证。
她和家人创办“小桥人家乡村体验基地”,发展集吃喝玩乐、住宿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助力从化乡村振兴。近5年来,吴小丽及其家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免费提供阅读场所,义务辅导留守儿童功课,并组织户外拓展活动举办活动的次数累计200多场。在2020年疫情期间,吴小丽家庭捐赠1000个口罩给三村留守儿童之家,捐赠2000元给吕田镇政府购买抗疫用品。吴小丽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无偿献血、社区服务等公益活动100多次;其婆婆是正式的民政系统志愿者,至今参加活动志愿时数100多小时,累计参加活动约80次。
4、何能驹家庭
光荣在党五十年,热心公益铸家风
何能驹军龄18年,作为一名在党50多年的老党员,他退休不褪色,一直热心社区公益事业,参加社区“邻里互助”、组织生活会等各类活动,在2021年“广东省扶贫济困日”活动中踊跃捐款1000元。近五年,何能驹个人慈善捐款不完全统计约3万多元。
在何能驹的言传身教之下,其儿子、女儿也身体力行地开展公益活动。儿子何卫江获银行系统多项荣誉称号,在单位中关心同事,乐于帮助身边人。女儿何卫红创立“广府文化传承基金”,开设广府文化兴趣班,帮助母校困难学生学习广府文化手艺;参加“扶贫救心”公益活动,与20多名义工自费驱车到梅州,免费为当地贫困家庭中81名12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做手术前筛查;参加“绿色腾格里 共植一棵树”捐资及义务植树活动,出资募集树苗款,远赴腾格里沙漠种树;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用爱心温暖身边人;奋战在抗疫惠企暖企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第一线,以专业能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5、张华家庭
党员夫妻热心公益达十年,以践善行动守初心担使命
张华夫妇都是有着25年党龄的中共党员。2012年,张华夫妇作为发起人,感召好友创办了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近十年来,基金会长期、持续举办幸福文化公益讲座,弘扬家风家道,传播孝悌礼义,开展扶危济困、敬老助残、环保公益等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蓝态公益基金会十年来累计开展项目和公益活动总活动场次超3000场,受益总数20万人次。从2016年至今,蓝态公益基金会向社会输出志愿者3万多人次,总服务时数累计达50余万时。截至2020年底,蓝态公益基金会用于慈善事业的支出已超1000万元。
2017年12月,蓝态爱心环保餐厅在广州番禺正式运营,每天为60岁以上老人及残障人士提供免费健康午餐,除疫情期间停业,其他时间常年无休。三年来,已为老人提供14万余份爱心午餐,累计前来服务的志愿者15000余人次。
2020年疫情暴发,蓝态火速成立抗疫分队,张华亲自带领蓝态公益基金会的志愿者投身抗疫救助,为全国200多家医疗单位、政府防疫部门、4家大使馆共捐赠了600余万元抗疫防护物资。2021年,蓝态AED紧急救助项目为广州大学城高校捐赠80余台AED设备。
6、陆锋家庭
从善十余载深耕残障领域,五年助残心联结社会合力
陆锋于2015年12月创办广州市残疾人服务协会,他凭着对助残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带领家人投入到公益事业中,把精力和时间倾注在公益前线。陆锋一家都积极参与广州志愿服务培训、助残志愿活动、到残障机构探访送温暖等活动,还每年都到澳门、香港、内蒙古、南京等地学习各地助残服务经验。五年助残,陆锋和家人每年出资近百万元到助残公益事业中。
陆锋一家人带动、号召、鼓励身边好友、合作伙伴一起加入助残服务志愿团队,助残志愿团队成员已达1000多人,累计超过700家爱心企业支持助残,累计举办950多场公益活动,动员志愿者6200多名,累计服务时数高达54200小时,帮助残障人士约40935名。
7、林慕贞家庭
“大体老师”无偿献血三十年,一家四口诠释大爱仁心
1966-1978年期间,林慕贞是广州血站的献血常客,每隔3个月,她便会主动到医院或者血站献血,每次献血300毫升,最多时献血450毫升,累计完成献血约30次,后因患高血压不再符合献血要求才停止。两个儿子长大后接过了献血的接力棒,坚持献血20年。大儿子徐志坚从1998年起,至2016年因满60周岁不能参加献血而终止,累计献血1.32万毫升。小儿子徐志平从1999年起,至2019年因满60周岁不能参加献血而终止,累计献血1.34万毫升。林慕贞家庭无偿献血累计超过3.5万毫升,相当于7-9个成人的血液总量。
林慕贞与丈夫徐远豪两人于2001年与中山医学院签了身后捐献遗体协议。徐远豪于2006年去世,没有举行追悼会,遗体由中山医学院接收,遗物之一决定书提到“最后愿望就是身后把遗体献给医学解剖,利用有用的器官去救治患者”。两个儿子徐志坚、徐志平紧跟父母的脚步,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与中山医学院签了身后捐献遗体协议。一家两代人都成为了“大体老师”。
8、黄剑锋家庭
爱岗敬业不忘热心公益,警医家庭彰显疫情担当
黄剑锋是一名执法勤务单位民警,妻子李爽是基层一线医务人员。黄剑锋参加工作20多年,轮换多个工作岗位都是业务骨干,先后20多次评为嘉奖、优秀,并多次荣立三等功、先进劳动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夫妻双方均抽调到新冠防控工作,面临“警医家庭三天一轮值,小孩无人照顾”等困难,他们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大家,分别坚守在转运专班、医院防疫门诊防疫一线。2021年,他们居住的街道发生疫情,夫妻二人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主动承担维持秩序、协助核酸检验等工作,主动捐献食物和生活用品给有困难的邻居。
黄剑锋家庭热心公益。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每件小事做起,崇尚环保,勤俭持家,从不乱扔垃圾,尊重社会公俗良序,他们省吃俭用,挤出钱来长期为社会各类弱势群体提供爱心服务,近三年累计捐款8200元,志愿服务600多个小时,救助、扶助、助学人数6人次。
2019年,黄剑锋参加广东省广播电视台文体广播、省业余足协发起的爱心助学、足球进校园公益活动,为清远市一所乡村学校捐献课桌、台凳、足球、衣物等一批,荣获热心公益“慈善达人”称号。
9、曾建红家庭
双医之家身先士卒战疫情,社区志愿医疗急诊见善心
曾建红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鹤洞分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丈夫董超雄是市八医院的泌尿外科医生。2021年5月,广州发生本土疫情,曾建红担任医疗组组长,支援荔湾区冲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队。自5月31日接受任务后,她二十多天没有回过家,她的丈夫也在市八医院参加抗疫工作。家里四位老人和两个小孩均在封闭区域,本来可以选择居家隔离的他们,还是选择了挺身而出。作为医疗队的主力,曾建红负责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制订接诊流程和各项工作制度,组织相关感控培训,安排社区出诊和120出车的排班调度,处理三人小组的疑难杂症等工作。尽管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但她时刻充满干劲,出车、出诊都是身先士卒。在自己43岁生日的当天晚上,收到患者家属打的120电话后,她选择即刻出车协助值班医生,去到患者家里和家属了解病情,做出判断后即刻转运,给患者加油打气,抬患者下楼梯转送医院。
夫妻二人热衷公益,有时间就会到社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2017年-2021年期间,曾建红夫妻俩参加义诊活动、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帽峰山环境保护志愿者,支援核酸检测、社区三人组上门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约50多次,服务时长达一百多小时。
10、赖志光家庭
多点开花铸就十年公益路,光榕彰显新时代企业担当
赖志光夫妇一直热心公益,过去十年一直为贫困地区完善公共设施,包括建老人院,捐建崖门苍山医院、河东小学、平南中学等;为下属企业属地居民购买保险,每年节日慰问;扶贫济困,捐建道路、文化广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不定期走访慰问福利院孤寡老人,开展奖学助学。截至目前家族及旗下捐款达到1.5亿元人民币。
夫妻二人长期担任集团志愿者队长职务,亲身到一线服务当地社区群众。王海榕从2016年开始发起母乳爱志愿服务队,志愿时长累计达到1000小时。2018年,赖志光自筹资金组建“广州市东升实业慈善基金会”并成立基金会党支部,王海榕女士任基金会副理事长。疫情期间,赖志光和王海榕积极响应号召,自2020年1月20日起,部署东升实业集团及东升慈善基金会,向抗疫一线主要医院、属地政府和社区群众捐赠物资3400万元。2020年8月,当得知白云区田同学考入中山大学附属医学院研究生院,但是家庭情况难以支持她完成学业时,赖志光个人立即捐赠3万元让田同学安心学习。在河南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后,他第一时间召集公司员工商议,迅速决定通过广东省慈善总会为河南灾区捐赠300万元。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