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寒从脚下起,对症泡脚很关键
2021-12-21 16:5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泡脚虽好,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而且冬季泡脚讲究多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白恬 张迅恺

今天是冬至。每年的这一天,太阳直射到南回归线,是我们所处的北半球日最短、夜最长的一天,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马上就要到来。

随着寒冬季节的来临,不少人常感觉手脚冰冷,因此会开启泡脚养生的模式。随着养生的意识深入人心,市面上的泡脚偏方五花八门,泡脚产品也层出不穷。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周英提醒,泡脚虽好,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泡脚的,而且冬季泡脚有很多讲究,对症泡脚很关键!

图/视觉中国

以下六种人群不适合泡脚

周英提醒,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泡脚,以下6种人群需谨慎——

(1)足部有皮肤病或破溃患者;

(2)妊娠期、经期女性;

(3)严重心脑血管病及肿瘤患者;

(4)静脉曲张、静脉血栓、下肢动脉闭塞的患者;

(5)严重糖尿病、糖尿病足患者;

(6)严重贫血、体虚之人。

冬季泡脚讲究多

泡脚的时间不能过长,水温不宜过高。泡脚水温以40-45℃为宜,最好不要超过50℃,泡脚时间以微微出汗即可,切勿大汗。泡脚的时间晚上7-9时为宜。

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导致消化不良。同时,泡脚最好选择木桶。

周英建议,泡脚时可加入中药以助保健,不同的药材有不同的作用——

姜:驱风寒。生姜在中医上属于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适宜外感风寒,怕冷怕风,周身肌肉酸痛。

桂皮:能温肾阳。桂皮在中医上具有温脾胃,暖肝肾,祛寒止痛,散瘀消肿,属温里药,可缓解肾病引起的浮肿。

红花:活血化瘀。红花,性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作用。关节痛症、痛经的人群可尝试。

夜交藤:助眠。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具有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的作用。血虚、神不守舍等症状的失眠患者可尝试使用。躁狂属实火者慎用。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崔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