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点餐“强关注”或将消失,其它“消费烦恼”还要烦多久?
2021-12-20 19:23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等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丹阳
图/微信公众平台

扫码、扫码、扫码!上菜、上菜、上菜!

手机点餐,原本方便快捷,为顾客带来便利,为商家省去人力。但去餐馆点菜还要“被强迫”去关注公众号,甚至还得输入个人姓名、生日、性别、手机号甚至身份证号才能吃顿饭的“麻烦操作”你遭遇过没有?

日前,根据“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公众号,腾讯在近日向开发者推送关于自查“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问题的通知,提醒开发者自查是否存在此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点餐体验。根据通知显示,微信平台将于2022年1月17日开始对此类问题进行核查,违规的公众号将被限制二维码打开公众号能力。

同时,中国消费者协会也表示,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等。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在广州走访发现,不仅是扫码点餐,在餐厅酒店,吃饭、住宿后打印发票,有时也要扫码关注相关微信号。有时甚至要关注几个公众号才能顺利打印发票。有的咖啡店,只提供了扫码点单服务,没有人工点餐渠道。

而不少商场的停车场缴费无人工通道,与“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如出一辙。广州市民郭小姐表示,有的商场停车缴费必须关注商场公众号,才能在线缴费。而关注公众号后,仍然要填写个人信息和注册会员。

除了强制关注程序繁琐外,“扫码点餐”背后更有个人信息满天飞的泄露风险。

早在国内首部《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前,今年4月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就曾对外表示,扫码点餐应以不获取或尽量少获取消费者信息为前提,餐厅应同时提供人工点餐选择。

今年9月,微信公众平台也曾发文呼吁“扫码点餐,强制关注不可取”,希望开发者合理利用相关能力,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点餐体验。

该文明确表示,“扫码点餐”需先关注公众号,再点击公众号下发消息中的小程序或H5链接,完成点餐操作的此类行为违背了二维码通用能力初衷,涉嫌诱导用户关注公众号,违反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3.3.2诱导关注:“通过外链(包括其他平台以低俗、色情等内容诱导至公众平台)、公众号群发、搜索或二维码等方式,以奖励或其他方式,强制或诱导用户关注公众号。”

12月20日,微信回应羊城晚报记者称,强制或暗示用户关注,如用户需要关注公众号才能获得好处或进行下一步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测试、解密、抽签、影视资源、扫码点餐等行为,都属于违规行为。对于上述违规行为,微信平台将根据用户反馈情况等进行核实,如涉及相关违规行为且未进行有效整改,平台将限制相关能力。(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