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江关宣 谭耀广
记者19日从江门海关获悉,今年以来,江门海关在扎实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切实落实“三项制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中交出了又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新应用平台推进执法规范
海关“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具体指的是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查处结果。据介绍,今年江门海关以科技创新规范抽查流程为发力点,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自主开发了江门海关执法“双随机”管理应用平台,建立了涵盖进出境邮递物品、跨境电子商务产品等在内的13个执法对象库及对应的8个执法人员库, 实现了执法事项全部进系统、留痕迹、可追溯。
经过了从4月份上线至今8个多月的实际运行,近日该平台正式通过了专家组项目终验,平台应用效益显示情况良好,据统计,截止目前该平台已开展随机执法1532次,通过计算机自动识别风险,对高风险货物集中力量进行严格监管,随机生成与监管实际和风险等级相匹配的细化查验要求,将监管查验要求转化为随机细化参数和选派查验人员,在寄递渠道首次截获长戟犀金龟、查获濒危野生动物玳瑁制品等案件,在推进公平公正执法模式的基础上也大大提高了海关的实际监管效能。
该关法规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有了该应用平台以后,用计算机科技手段就可按海关规定的抽查要求建立随机规则,使整个过程应用计算机代替人工选择,能够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干扰因素,克服“任性”检查、执法不公和内部管理中的人情检查等问题,并自动记录作业信息,实现操作全程留痕,责任可追溯,可以更加有效防范海关执法风险、业务风险和廉政风险。这也是该关切实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三项制度”,推进关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举措之一。
跨部门整合降低企业成本
据悉,目前该关已建立“双随机、一公开”运行评估、监督检查机制,29项业务执法事项的“双随机、一公开”任务全部落地,形成保障执法事项有效落实的工作闭环;此外还完善与地方市场监督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搭建综合保障机制体系形成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落实的合力,在协作中进一步提升执法的公开透明度。
记者还了解到,该关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推进执法公开透明和执法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还充分考虑企业的执法需求和建议,将便利企业的管理参数嵌入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年内,该关以出口备案食品生产企业为试点,随机抽取关区内48家相关企业建立核查库,随机选派核查人员,并主动联系地方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的沟通,围绕包括“出口备案食品生产企业核查”等在内的5个联合核查执法事项交换信息,制定联合抽查计划,整合执法资源,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将原需大约3天的多部门分别检查合并为1天内一次性同步完成,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
据统计,年内该关已与地方有关部门对辖下天地壹号饮料股份有限公司、江门泰丰海产有限公司等46家出口备案食品生产企业开展联合抽查,在大幅压缩检查时间的同时,各联合执法部门还对发现问题的38家企业进行一次性全方位的整改指导,助力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贺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