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军
12月17日,由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和南方科技大学共同主办的2021年南山区第一届“博揽英才”校企产学研合作峰会在深圳人才公园求贤阁成功举办。
活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现场参会高校9所嘉宾50位,其中院士2位、教授26位、博士22位;参会企业35家,包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21家、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企业14家。其中上市公司6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3家,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家。
群英汇聚求贤阁 共话产业新未来
院士主题演讲环节,于明院士以《星空互联 天地一体——来自星星的“列车”》为主题,介绍了星空互联/卫星互联网的发展的战略意义,并对未来与5G、6G的深度融合应用方向提出构想。张东晓院士则带领大家了解智慧能源技术,指出双碳战略对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并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南方科技大学在鹏城实验室成立的智慧能源院士工作室概况,以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预测实例,分享智慧能源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院士主题演讲结束后,由院士、教授、企业技术专家组成的豪华“智囊团”围绕“如何发展与5G/6G融合的卫星互联网络通信技术”和“新能源与碳达峰碳中和”两大主题,分别开展了2场圆桌讨论。来自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8位教授,以及来自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成空间(深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2位高管分别就卫星网络通信领域的产业新机遇,发展新能源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精准聚焦产学研 构建校企合作链
当日下午,“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和新能源”两场产学研对接会同时举行。承办单位南山区人力资源局和南方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根据企业提交的产学研项目和博士需求定向邀约高校对口领域教授和博士参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学研对接会共有中兴通讯、深信服、鹏城实验室等21家单位参会,“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对接会共有中成空间、氢蓝时代等14家企业参会。据统计,与会企业与高校教授、博士完成了51个产学研项目的深度对接。
南方科技大学学术副校长兼教务长张东晓院士在峰会上谈到,南方科技大学致力于推动科研成果和实际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积极与各类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学校目前已开展近800项横向合作,合同总金额超过9.2亿元,与56家企业成立联合科技机构。通过深度横向合作,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基础科研成果与产业的契合度。
据悉,本次活动同期在线上举行,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3所高校的17名教授和博士通过观看直播、录制研究领域介绍视频等方式参会,并与意向合作企业进行了线上沟通。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