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艺术|沉浸式昆话剧《梦影·牡丹亭》公演,盼打造成澳门城市文化IP
2021-12-18 20:06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是中国戏曲史上首部讲述明代著名文学家、《牡丹亭》作者汤显祖探索澳门并得到灵感启发的剧作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图/主办方提供

12月16、17日,澳门本地文创团队原创作品沉浸式昆话剧《梦影·牡丹亭》在澳门永利皇宫宴会厅演出,为当地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的艺术享受。(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昆曲小生张争耀饰演柳梦梅

本次演出由澳门基金会赞助,永利关爱支持,澳门文化资源协会主办,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协会、澳门中华昆曲文化协会联合主办,澳门好时节文创有限公司协办。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澳门文化产业基金行政委员会、澳门文化局、澳门永利有限公司、澳门江苏联谊会、澳门文化资源协会、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协会相关领导和代表人士,以及该剧导演王钰涵、出品人李卉茵参加了活动。

《梦影·牡丹亭》演出团队与嘉宾合影

《梦影·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首部讲述明代著名文学家、《牡丹亭》作者汤显祖探索澳门并得到灵感启发的剧作,由澳门本地青年团队编剧和制作,并由内地知名戏剧演员及导演与澳门团队精英连手演出的沉浸式昆话剧。

去年,该剧在上海宝山区瑜音阁公演大获成功,让不少戏迷对本次澳门公演充满期待。

导演王钰涵致辞

演出开始前,该剧导演王钰涵致辞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澳门在大湾区的定位,是以中华文化为核心,打造多元文化平台。《梦影·牡丹亭》的上演,正符合这个要求。它既有中国六百年古老传统的昆曲文化,又融合了现代话剧及光影科技,将戏剧题材结合影像化展示以及灯光新媒体技术呈现。

《梦影·牡丹亭》是一个属于澳门且结合了中华文化的题材,是当地原创作品当中的代表性名片。目前,剧组已经在申请国家艺术基金,希望《梦影·牡丹亭》能成为对外宣传澳门城市文化的IP。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更多年轻人去推广、去传承。

李卉茵在剧中身兼多职

作为该剧的出品人、编剧、演员,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协会会长李卉茵介绍,《梦影·牡丹亭》不是单一的艺术创作,在当下文创火爆的时代中,希望昆曲能成为一个新兴的文化IP,在澳门开花结果。

对李卉茵而言,这是一次“回家”的演出。因为《梦影·牡丹亭》的故事就发生在澳门,作为一个大湾区的青年戏曲艺术爱好者,她能为自己所在的城市发掘并打造一个有代表性的作品,意义十分重大。

澳门青年演员方振辉(左)与黄邦(右)在剧中演绎澳门场景戏份

李卉茵希望,通过这次《梦影·牡丹亭》在澳门的演出,令本地青年对于学习中华文化更有兴趣,了解并喜欢上这种传统戏剧文化的年轻化传播。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