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中国抗疫如此有效是因为有“两板斧”
2021-12-18 11:15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我国年底前向世界输入新冠疫苗将达20亿剂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泽云

12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出席2021金域医学学术委员会年会,并作报告。回顾了从去年1月初新冠肺炎疫情早期到如今的中国疫情防控经验,他指出,中国疫情防控工作有“两板斧”:一个是“四早”防控措施,另一个就是疫苗的全民接种。目前,我国向世界输出了17亿剂新冠病毒疫苗,年底将达到20亿剂。

钟南山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后,大家都很紧张。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很多国家觉得中国的防控措施过度了,但现在都觉得中国的做法是对的。

年会现场,钟南山院士发言

中国疫情防控为何如此有效?钟南山说,中国的抗疫有“两板斧”。

第一板斧是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及时治疗。在疫情中,检测行业人员作出了许多贡献,完善了PCR检测等技术。其中,金域检验是第三方检测行业的缩影,目前已有检测中心、气膜实验室和猎鹰号等设施设备,大大提升了检测能力,一天就做到130万管检测量,在全世界是最高的。“中国取得这么大的防控胜利,快速检测是非常关键的。”

另一板斧就是全民接种疫苗。钟南山称,中国研发和接种疫苗采取了日夜兼程、打破常规的做法。虽然灭活疫苗预防效力比MRNA疫苗低一些,但是“从长时间观察数据来看,疫苗对缓解病情加重、降低死亡率和住院率,差别不是很大”。

钟南山称,我们国家疫苗很早就研发出来了,但因为没有病人,无法开展三期临床试验,只能到处联系其他国家,在巴西等国家开展临床试验,最终也证明我们疫苗是有效的。中国向世界输出了17亿剂新冠病毒疫苗,年底将达到20亿剂。

年会现场,钟南山院士作报告

钟南山同时也是金域医学学术委员会主席,他表示,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不以发表论文为目的,而是要为了应用,要以成功转化为目的,并且要有效、安全、简便、价廉,要让大家都用得上。他希望以健康为中心、创新为主题、转化为关键、医工结合为突破口,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研发转化出真正能够用于临床的技术。

今年,学术委员会新增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院士担任顾问,6名行业专家担任委员。至此,由钟南山院士担任主席的金域医学学术委员会成员达52人,汇聚了海内外医学实验室临床、检验、病理和医学大数据等各专科领域的9位院士和43位顶级专家,通过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构建“医检+”生态,不断推出满足临床需求的服务和产品。截至目前,金域医学已经开展检测项目超过3000项,一些技术解决了国内临床“卡脖子”的医检难题。

“去年至今,金域抗疫工作就是全国医学检验行业抗疫工作的一个缩影。”钟院士表示。据悉, “猎鹰号”系列实验室已经先后参与广州、南京、扬州、厦门、银川、兰州、大连、满洲里、绍兴等20余地核酸检测工作。截至2021年11月底,金域医学累计核酸检测超2.2亿人份,日检测产能达130万管,均居全球第一。

面对新冠病毒变异毒株,金域医学方面表示,将始终关注着试剂盒对变异毒株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确保检测的有效性,并进一步优化流程和方法,为疫情防控作更大的贡献。(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供图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