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通讯员 吴荧屏 李杰
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韶关南雄市切实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形式,多举措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将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收集微心愿,解决群众的烦心事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日前的一天下午,在南雄市全安镇文明实践所,邹大姐和村里人一起,唱响红色歌曲。对于能够前来文明实践所唱歌,邹大姐很高兴,她说以前没有音频卡,无法唱歌,前几天在农贸市场许下“微心愿”,没想到愿望很快实现。
“太开心了,一开始镇里的那些小姑娘、小伙子叫我写,我还以为就是走个形式,没想到真能实现!”邹大姐拿着麦克风告诉记者。原来,为了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南雄市全安镇主动创新工作方法,在当地群众较为集中的农贸市场开展“微服务”点亮“微心愿”活动。
“希望公路路灯能够快些搞好”“希望政府能够帮忙联系給我的右脚做个假肢,解决行走问题”“小孩今年五岁,患有智力残疾,希望能够前往市残联进行康复训练”……在全安镇的“微心愿”清单上,逐条记录着当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
全安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经收集到了21个微心愿,涉及经济救助、物资支持、生活照料、健康服务、学习辅导等各方面内容。针对收集到的群众心愿,当地将通过党员结对群众的方式,原则上一周内帮助群众实现愿望。接下来,当地还将常态化持续开展好这项活动,让广大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行代表评议,办群众认可的实事
“白龙村机耕道加宽项目最后得分95.5分,白胜村黄龙排污水治理项目最后得分95分,高溯村清理园岭水库溢洪道最后得分95.5分……”在南雄市乌迳镇“我为群众办实事”大比拼活动的评分表上,详细记录了各村得分情况,加分项和扣分项都有细致说明。
乌迳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他们通过发挥镇人大的职能作用和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在镇村两级实施乌迳镇“实事大比拼、代表来评议”活动,“有竞争才有动力,我们就是要通过评比,让各个村都更加重视,把实事办得更好,不能就只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
乌迳镇人大主席团每个月通过组织代表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议和监督检查,对于推进进程缓慢的项目进行深入调研,提出可行性建议,同时责令相关村限期整改,并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评议的实效性,化解项目推进中的矛盾与瓶颈,有效推动各个实事项目办到实处。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当地全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截至目前镇村党组织汇总116件办实事项目,镇村干部汇总515件办实事项目。结合“实事大比拼、代表来评议”活动情况,乌迳镇还将于近期在全体党组织和镇村干部中分别评选出“十件精品实事”。
开展评估验收,确保实事办好办实
为确保能够把每件实事都真正办好、办实,南雄市在韶关各县市(区)中,率先组织开展评估验收,深入现场实地了解各实事项目的完成情况和效果,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走深走实。
“实事办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我们做的每一件实事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所以老百姓的声音非常关键。”南雄市党史学习教育有关负责人表示,群众的意见建议是他们此次开展评估验收的一项重要评判标准。只有老百姓满意了,这事才算是真的办好了。
鉴于此,评估验收中,当地对所涉群众进行随机走访,通过与他们面对面交流,了解实事办理成效。对于老百姓表示不满意并提出整改意见的实事,当地要求有关部门进行说明,对需要整改的事项立即进行整改。据悉,南雄市各有关单位已经开展了第一轮自查自评,并对61项实事事项进行了验收申报。
目前,南雄市6个巡回指导组正前往各镇(街)、各单位,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评估验收工作。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实事项目,南雄市还邀请了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士一同前往验收,确保每一个实事项目都真正落到实处,办到群众心坎上。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