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公布
2021-12-11 10:44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计划》明确指出,支持广州建设世界体育名城、深圳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支持广州、深圳、梅州建设全国足球重点城市,支持梅州建设足球特区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本剑

为促进全民健身事业更高水平发展,根据《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和《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国发〔2021〕11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广东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了《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下文简称《计划》)。

深圳千人共舞健身气功场面

《计划》指出,要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历史机遇,以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为契机,全面落实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聚焦场地设施布局、科学健身服务、社会组织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体育强省建设,精心构建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城镇与乡村相协调的具有广东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和健康需求。

根据该《计划》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我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场地设施更加均衡优化,赛事活动更加丰富多样,社会组织更加规范健全,科学健身更加广泛普及。

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向自然村延伸,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珠三角地区实现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其他地区优化提升15分钟健身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5%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2.8名,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9000亿元。

为实现这一目标,《计划》提出要完成七大主要任务:实现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新突破、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新亮点、构建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新模式、推动科学健身服务再上新台阶、促进青少年体育新发展、创建体育产业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新融合。

《计划》指出,到2025年,全省新建或改建至少82个体育公园,每个县(市、区)建成200公里以上的健身步道。

珠三角核心区重点打造可举办国内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的世界一流体育场馆;沿海经济带充分利用海洋资源,推进海上项目设施建设;北部生态发展区重点依托山地、河湖等自然条件,结合绿道、碧道优化体育设施。

《计划》要求以广东国际、国内、省内十大品牌赛事活动为抓手,打造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新亮点,促进相关优势项目、特色运动、新兴品牌加快发展。

推广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赛事活动;巩固龙舟、舞狮、武术、毽球等岭南传统运动项目;推动网球、高尔夫球、马术、马拉松、徒步、户外营地等时尚休闲运动,鼓励拓展冰雪运动,推动健身气功项目发展。

支持广州、深圳、梅州建设全国足球重点城市,支持梅州建设足球特区。针对青少年体育新发展,《计划》提出要强化学生运动技能培训,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严格落实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锻炼各1小时制度,促使学生熟练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体质健康优良率稳步提高。

此外,《计划》还明确指出,支持广州建设世界体育名城、深圳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吸引国际体育组织和知名企业在广州、深圳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

支持深圳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支持珠海打造滨海运动休闲赛事中心。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充分利用场馆、人才、产业等资源优势共同申办国际国内群众体育重大赛事活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品牌赛事。(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题图 | 视觉中国
责编 | 葛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