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老班长】崔现忠:今天送你们出去 他日望你们回来
2021-12-09 10:36 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与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合作,用专栏记录了这群走在脱贫攻坚战场第一线的“老兵”在收官之年的点点滴滴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闻

开栏语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战场上下来,军人的品质却让他们义无反顾走上了另一个“战场”——南海的老班长们正是这样一群人。2020年,在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羊城晚报》与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合作,用专栏记录了这群走在脱贫攻坚战场第一线的“老兵”在收官之年的点点滴滴,取得了优异的社会反响。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南海老班长”再次走上前线,以驻镇帮扶的形式实现被帮扶地区的乡村振兴。驻镇帮扶与脱贫攻坚,两者有哪些衔接与不同?在驻镇帮扶过程中,老班长又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2021年,《羊城晚报》继续与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延续“你好,老班长”品牌,开辟“南海乡村振兴驻镇帮扶老兵行”栏目,记录帮扶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崔现忠(前排中间)为渔涝镇捐赠图书等物资

老兵崔现忠又“回来”了。今年8月,荣获“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军队转业干部崔现忠,又站在了佛山市对口肇庆市驻镇帮扶一线上。担任肇庆市封开县渔涝镇党委副书记兼该镇驻镇帮扶工作队队长,崔现忠办了很多“民心实事”,而他感触最深的一件事则是:“我今天送他们出去(务工),最终目的却是以后希望他们回来。”

强作风:两周调研218户“建档立卡脱贫户”

从驻村到驻镇,又是遇到特殊案例,崔现忠刚开始有点“懵”——渔涝镇依然是一个农业占支配地位的镇区,镇中心也只有为农业和生活配套的简单服务业。“渔涝镇户籍人口有3万多人,但实际上常住人口只有2.2万人,有1万多人都在珠三角打工,镇里的多是留守老人和儿童。”而更为严峻的是,渔涝镇2020年的GDP有6个亿,但财政收入却是0元,镇政府的支出都只能靠封开县统筹发放,“没有发展动能,也就意味着镇里对产业的引进和发展缺乏经验;没有发展动力,一些本土干部的主动性就调动不起来。”

要发动群众,首先要发动干部,已经颇有经验的崔现忠决定,来到这里,最重要的就是马上“撸起袖子加油干”。

崔现忠随即带着工作队开展入户调研,以农业为主的渔涝镇,不少行政村之间山路崎岖,往往20公里路就要开上大半天,越野车的车胎都会被尖石划破,有些路还易滑坡,但这显然挡不住具有“军人性格”的崔现忠。刚来到镇里两周,崔现忠就带着工作队走遍全镇9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对曾经的建档立卡脱贫户218户560人全都走访完毕,走农村、看学校、调民意、谋规划……风风火火一轮行动下来,工作队不但让村民暖了心,也让当地干部看到了干劲。

了解了情况,崔现忠的工作有了方向。经过驻村磨炼的崔现忠知道,首要任务是要防止刚刚完成脱贫攻坚的村民“因病返贫”“因事返贫”。在渔涝镇上扶村,崔现忠了解到老张一家去年本已脱贫,但今年上半年老张的父亲忽然瘫痪,回家照顾父亲的老张顿时没了每个月4000多元的收入。为此,崔现忠及时介入,不但自掏腰包,更拉上赞助企业给老张送来慰问金。崔现忠还主动为老张的未来谋出路,“父亲去世后,他如果不愿再外出打工,就给他土地养鸡、养羊,销路我们来帮他解决。”

兴产业:让外出打工的村民“回家”

崔现忠知道,与脱贫攻坚“兜底”相比,驻镇帮扶的基础更好,但要实现更上一层楼,需要的是地区整体的振兴。“这么说吧,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2~3户曾经的建档脱贫户家里还有富余劳动力,我都尽量安排他们去珠三角打工,但是我今天让他们出去,是想以后我们工作做好了,他们能再回来。”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渔涝镇要真正发展起来,不能只靠农业。为此,崔现忠大力配合肇庆上级部门实现粤桂一体物流冷链中心的落户。 “渔涝镇高速路网有一定基础,又处在粤桂交界的位置,经济腹地很大,土地资源也比较丰富,渔涝镇麒麟岭引进三华李种植后果实鲜美,要打开销路也必须有物流中心。”他表示,目前已经有十几家企业来考察,包括京东、盒马鲜生这些明星企业。此外,崔现忠规划着让麒麟岭发展农业生态游,打造4A级旅游景区,“目前也有深圳企业来考察过了。”

此外,找到企业和单位支持被帮扶地区发展是崔现忠的特长。来了4个月,崔现忠促使佛山南海企业和渔涝镇卫生院、学校等单位结对,多家企业4个月已经向帮扶乡镇、村捐献了75万元的扶贫资金和物资,学生背上了新书包,有了新图书,晚上回村的路灯也装了起来;卫生院诊疗水平更高,对村民的保障也更强。

如今,崔现忠依然在驻镇帮扶的一线奋战,“只有乡村振兴真正实现了,产业富了、环境好了、就业岗位多了,外出打工的人们才能回来。有人,地方的经济才能真正发展起来。”他知道,自己帮渔涝镇建设的是一条村民的“回家路”,“一旦出发,使命必达”。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