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俊的炼成丨邓士敏:从舞蹈演员成长为管理“多面手”
2021-12-03 17:05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我对舞台的热爱、对观众的尊重从未改变,做好每一场演出的初心从未变过。”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侯梦菲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熊小樱 叶思玲(部分为受访者供图)
海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倩

小雪节气,广州气温骤降。南方歌舞团排练综合楼一楼排练厅里,却热火朝天。一群年轻的舞者,正在排演两日后演出的节目。这熟悉的画面,将邓士敏的思绪拉回到20年前。2001年——和这些年轻舞者相仿的年纪——他从广东舞蹈学校毕业,考入南方歌舞团,每天待得最多地方就是排练厅。

20年来,邓士敏演出、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演出的舞台也越来越大,他也从一名普通的舞蹈演员成长为一名企业管理的“多面手”。“但无论在什么岗位,我对舞台的热爱、对观众的尊重从未改变,做好每一场演出的初心从未变过。”他说。

去更大的舞台追寻舞蹈梦

邓士敏出生在贵州,自幼活泼爱动、喜爱武术。但受学舞蹈的舅舅的影响,这个“对舞蹈表演没什么概念”的男孩误打误撞,进入了舞蹈的世界。

邓士敏演出照

1995年,邓士敏考到黔东南自治州歌舞团学员班,在这里,他深深地被浓郁的民族歌舞魅力所折服,热情洒脱、质朴坚毅的民风所感染,感受着从事舞蹈艺术的艰辛和快乐。但在内心深处,他也渴望着更大的舞台。因此,得知广东舞蹈学校要招第一届表演教育大专班的消息后,他毅然选择辞掉工作,去更大的舞台追寻自己的舞蹈梦。1998年,邓士敏考取到广东舞蹈学校大专班。与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共同学习,他感受到了自己专业的差距。但内心那股倔劲和学舞蹈以来养成不怕苦的精神,鼓励着他迎难而上。“在广舞的三年,排练厅是我待的最多的地方,每天用时间和汗水去弥补自己的不足,努力不断超越自我。”

邓士敏(左一)演出照

在邓士敏眼中,舞蹈行业没有捷径可走,就一个字——“练”。在他到南方歌舞团工作后,同事们发现排练厅的灯总亮着。“在学校养成的习惯,让我觉得排练厅是最让人充实和满足的地方。”邓士敏说,要想把每一个角色塑造好,除了琢磨角色的内心,更多的是在排练厅实践。他总是团里最早一个进排练厅,也是最晚离开的那个。就这样,在第二年的考核中,邓士敏顺利被评为团里的主要演员。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腰伤和膝伤一直困扰着他,但他仍高质量地完成了团里、省里多项重大剧目和主要角色的演出,他参演的多部作品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中获奖,并在2007年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岗位排头兵”的荣誉称号 。

邓士敏演出照

从演员转型为舞蹈编导

在担任主要演员期间,邓士敏通过演绎不同的作品、塑造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对舞蹈编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尝试着进行一些创作。为了系统地学习编导知识,他在团里的支持下,考取了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班,开启了从一名演员到编导的角色转换。

邓士敏指导演员排练

2010年,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后,邓士敏还没来得及回团报道,就幸运地获得到文化部春晚剧组工作的机会,在如此高的平台上实践,也让他获益良多。后来,他一回到团里便参与舞剧《西岚卡普》的排练,深入学习如何塑造人物形象、怎么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也是他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但通过实践得到的锻炼也是明显的,《西岚卡普》最终捧回了广东省第十一届艺术节剧目一等奖。

邓士敏剧场排练照

之后,新一轮的挑战又来了。邓士敏担任音乐剧《烽火·冼星海》的舞蹈总监。这部剧是广东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要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三个月后就要演出,但刚排练时音乐都还没出来。“当时,我压力非常大,就像剧里的台词“顶硬上!我们数着节奏就开始排练了。”邓士敏说,在一次次的否定与肯定中,他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舞蹈表达,打破常规的舞蹈编排,安排短小精悍的舞蹈片段,着重抓“符号”做创意,让舞蹈对故事的发展和戏剧的冲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排练中,每位参与者都被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家国情怀和创作经历所感染和激励。最终,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演出大获成功。

邓士敏成长为管理者

此后,邓士敏还陆续参与创作了多部大型剧目,音舞诗画《瑶山随想》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剧目金奖,音乐剧《六祖慧能》获中国音乐剧节优秀剧目制作奖,歌舞集《海上丝路》以及舞蹈作品《过山瑶》《候考的父母》《唠忒》《小巷·1937》《田埂上的梦》等也都受到业内人士和观众的肯定和认可。

对舞台的敬畏初心不改

经过多年的历练和成长,2017年,邓士敏出任南方歌舞团副团长。岗位的转换,邓士敏涉及的事务性工作更繁杂了,要综合考量歌舞团剧目的生产演出、人才建设、院团发展等,每项事务都要下功夫去琢磨和学习提升。

尽管行政管理事务繁忙,邓士敏却始终没有丢下创作工作。他参与策划、监制的歌剧《红流澎湃》,前后历时三年,创作过程也是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在2018年,因为前两部音乐剧取得了很好的反响,队伍也得到发展与锻炼,团里就决定做一台歌剧。做一台歌剧谈何容易,以前南方歌舞团从未尝试过。“歌剧涉及的工种很复杂,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光剧本的创作和打磨就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邓士敏说,尽管难度很大,但干事的决心还是让大家迅速行动起来。

邓士敏

通过全团上下的努力,《红流澎湃》被列为广东省建党100周年的重点文化项目,并于2020年11月在广东艺术剧院首演,这也是广东省首部原创民族歌剧。看着这部剧从孕育、到出生、成长,邓士敏那种激动和心情难以言表。首演成功后,这部凝聚着他和整个院团心血的歌剧也迎来了众多殊荣——作为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的开幕大戏,《红流澎湃》荣获得剧目一等奖;荣获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2021年,该剧还入选第四届中国歌剧节的展演,并获优秀剧目奖。

舞蹈演员、舞蹈编导、歌舞团管理者,回望20年从业经历,邓士敏在成长中完成了身份的转变。岗位在变,职责在变,挑战在变,但他对舞台的敬畏和对舞台的初心,从不曾改变。“人的一生很短暂,应该有所坚定、坚守。坚定青春的选择,坚守心底认为真善美的东西。”邓士敏说,未来的成长之路还很长,但他相信只要坚守本心,作为新时代党的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一定可以带领团队为弘扬岭南文化,促进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做出应有的力量。

【人物简介】邓士敏,国家一级编导,南方歌舞团副团长。2001年6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文艺工作一线,并从一名普通的舞蹈演员成长为一名企业管理的“多面手”。2007年获广东省文化厅授予“岗位排头兵”称号、2011年获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年度优秀舞蹈家”荣誉称号、2015年获广东省舞蹈家协会突出贡献奖、2019年入选“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项目。多年来,他积极参加各大型公益演出、扶贫演出、政治性演出及送戏下乡演出和下基层采风工作,创作的优秀作品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20余部。2018年由他主持申报的音乐剧《烽火.冼星海》和三人舞《小巷·1937》成功入选重大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一句话】“一路走来,特别感谢“南方歌舞团”这片艺术的沃土,是前辈艺术家打下了深厚的根基,使我能在这儿汲取丰富的营养;要感谢关心支持我的各级领导和老师、同事。我对这个蕴藏无限活力与生机的团队永远充满感激之情。”(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詹淑真、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