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接报电诈警情同比下降21.38%
2021-11-30 23:21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打防结合,压降电诈犯罪发案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危健峰 通讯员 凌如汕 李烜娴

今年以来,梅州公安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以科技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强化防范宣传、预警劝阻和研判打击,全力压降发案,减少损失,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市共接报电信网络诈骗警情1960起,同比下降21.38%。

梅州公安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 何志林摄

防字当头 精准劝阻

“快点挂断视频电话,这是电信网络诈骗!”正当梅州五华县转水镇杨先生准备向诈骗分子转账8000元时,民警及时赶到,箭步上前一把“抢”过杨先生的手机,关闭了视频。

这如电影般的一幕,发生在9月13日。梅州市反诈中心根据上级公安机关下发涉电信网络诈骗预警线索研判出:村民杨先生疑似正在遭受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民警马上与杨先生联系,但一直无果。由此,民警判断杨先生的手机可能已被诈骗分子监控,于是立即指令五华县转水派出所民警上门劝阻。

“我们接到指令后,一直联系不上杨先生,便到他工作的地方和住所寻找,同时还联系了他的亲朋好友及同事协助帮忙,终于在县城里的一酒店内找到了他。”办案民警说。

看到民警出现的那一刻,杨先生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对方自称是检察院的工作人员,说我涉嫌犯罪,还要缴纳保证金。”杨先生说,随后对方又让他按照其要求躲在房间里做“笔录”并进行转账操作。庆幸的是,千钧一发之际,民警及时制止并劝阻,避免杨先生损失8000元。

据了解,梅州警方依托市局、分局、派出所“三位一体”反诈警务运行流程,建立涉诈警情研判、劝阻指令流转、精准落地劝阻工作闭环。今年以来,梅州公安精准预警劝阻19.37万人次,预警劝阻率100%,避免群众损失5000余万元,处置涉诈可疑账号6780个,止付冻结资金1.37亿元。

雷霆出击 严厉整治

“络漫宝”是一种新型通讯设备,又称“云手机”,可以实现全球免费漫游,为个人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被某些不法分子盯上,成了电信网络诈骗的“新招”。

8月25日,梅州市、五华县两级公安机关根据公安部下发的线索,发现五华县华阳镇内有多个手机号码被使用于诈骗,致多人上当受骗。通过数日奋战循线追踪,最终锁定华阳镇的邹某煌、邹某安等人涉嫌利用“络漫宝”设备,为诈骗团伙实施诈骗提供帮助,并从中非法牟利。

在前期深入研判、周密部署的基础上,8月31日上午,五华县公安局组织警力,对涉案人员展开抓捕,先后在华阳镇华阳村、叶新村等地抓获邹某煌、邹某安、刘某等6人,缴获“络漫宝”设备7台、手机卡一批。

梅州公安坚持“以专制专、以快制快、以技制技”打击思路,调整打击策略,创新“整体研判、集中收网、规模打击、全面震慑”的打法,持续开展“断源”“断号”等专项行动。今年以来,该市共发起3次飓风电诈集群战,捣毁诈骗窝点58个,打掉团伙29个,破获本地电诈案件305宗,抓获嫌疑人348人,核破公安部下发线索228条,捣毁GOIP、猫池窝点5个,缴获GOIP设备9台,涉案手机卡一批。

广泛宣传 全民参与

“大姐,这是当下十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平时接到陌生电话要多留个心眼,如果遇到诈骗,要第一时间报警”“赶紧下载这个‘国家反诈中心’APP,既可以识别可疑诈骗信息,还能多看看诈骗案例,保准你上不了当!”

民警上街、入户、上门宣传推广国家反诈APP 何志林摄

近期,梅州市公安局联合相关单位,来到位于梅江区梅松路的文化公园开展老年人防范诈骗知识宣传活动,专为老年人提供反诈知识讲解和提供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服务。 在开展线下宣传的同时,梅州警方在线上同步发力,整合新媒体资源形成宣传矩阵,设立反诈专栏,定期发布真实案例,警示群众提高防骗意识。

“所有民警辅警每日要转发《反诈日报》,至少转发到所在村居、社区、亲友微信群一次。”梅州公安融媒体中心的民警陈玮钰介绍,《反诈日报》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图片,让广大群众只需花费少量的时间就能知晓电信网络诈骗的形式,学会防范方法和窍门,增强防范意识。“所谓“日报”,就是每天都在坚持更新案例提醒群众做好防范。”

从全警宣传到全民宣传,梅州警方构建起全领域、规模化、多维度、系统性的宣传体系,全力提高人民群众防骗识骗能力。此外,梅州警方还成立了青年民警讲师团,紧跟发案趋势、案情特点、诈骗手法等,以讲师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社区等方式,开展场景化宣传。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开展反诈宣传“七进”活动634场,发送宣传短信81.6万条,共有167.87万名群众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