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莞铜协作,专题培训班助铜仁职教再上新台阶
2021-11-27 19:02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为铜仁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东莞智慧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晓玲 通讯员 东教宣

11月26日,2021年铜仁市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在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开班,铜仁市教育局督学杨玲,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邓柏松、主任督学杜润江出席开班仪式。

2021年铜仁市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开班

开班仪式上,沿河县中等职业学校结对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松桃苗族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结对东莞理工学校、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结对东莞市轻工业学校,碧江区中等职业学校结对东莞市商业学校,思南县中等职业学校结对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德江县中等职业学校结对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等职业学校,并签订了合作协议。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教育局和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东莞市端品精密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专班培养协议。东莞理工学校捐赠了8台汽车给松桃苗族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

签约现场

为铜仁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东莞智慧

“十三五”期间,东莞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组成,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改革成效。全市目前有4所高职学院、27所中职学校,组建了8个职教集团,认定了102个定点实习实训基地,在校学生超11万人,200余个专业覆盖了东莞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

在东莞市和铜仁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7月,东莞市教育局与铜仁市教育局签订了《2021年莞铜东西部协作协议》,未来将充分发挥东莞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人才、管理等优势,共享互助,为铜仁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东莞智慧。

杨玲表示,铜仁市教育局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助推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希望教师们用好东莞现代职业教育和市场资源,全力学好他们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等方面的真招。

“大家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带着问题学,带着责任学,带着目的学,深入学习借鉴东莞职业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用以改进和推动自身工作。”杨玲说,“还要强化学习成效转化,结合所学所思所悟找准职业教育在服务产业发展、促进改善民生、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切入口’和‘着力点’。”

邓柏松也在仪式上要求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要统筹协调培训资源,科学安排培训课程,扎实开展培训事务,严格培训过程管理,优化后勤服务保障。“我们要按照‘帮扶所需,东莞所能’原则,在师生交流、专业建设、专班培养、实训场室建设等方面深入沟通,在技能竞赛、学生实习、教学教研等方面给予指导,使帮扶协议言之有物,落地有声。”

探索一条深度融合与协作双赢的发展新路

为做好职业教育协作帮扶示范校的共建工作,东莞组建了莞铜教育协作工作组,东莞市教育局局长、分管负责人先后带队赴铜仁实地调研铜仁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深入了解学校专业设置、招生情况、校企合作、学生实习和就业等情况。

根据实际,双方选取了松桃苗族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作为试点,利用东莞职业教育从“同质发展”到“错位发展”的经验,开展教育“组团式”协作,探索走出一条深度融合与协作双赢的发展新路。

一方面,东莞市教育局配强帮扶团队,探索构建长期驻点、每月接力支教以及不定期3-7天互访交流相结合的工作机制,1名业务骨干教师将长期驻点,负责协作共建重点项目的统筹、协调、跟进等工作。

另一方面,东莞按照“多对一”的方式,由东莞理工学校和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与松桃苗族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联合共建,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和东莞理工学校每月会派出2位专业骨干教师轮流驻点,确保帮扶协作工作有序有力开展。

此外,在东莞铜仁的共同协调推动下,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东莞市端品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还与松桃苗族自治县教育局联合实施了“种子计划”,实践“订单式人才培养、精英技术人才回流”协助帮扶路径,真正达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