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东莞樟木头:应群众所需所求所盼 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见力见效
2021-11-26 13:06 羊城晚报
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推动各项重点工作破题开篇

文、图/文聪 樟木头宣

全面推进宝山森林公园绿色廊道工程;整治樟木头中心小学拥堵点;办结20多宗“民生微心愿”……今年以来,一系列群众所需、所求、所盼的民生实事的落实,得益于东莞市樟木头镇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部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显著成效。该镇正在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推动各项重点工作破题开篇、见力见效。

羊城晚报2021年11月26日T11版

打开生态发展东西“双翼”

宝山森林公园绿色廊道工程是2021年樟木头镇政府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投入资金约2600万元,绿色廊道起点位于思罗坑水库,终于宝山芙蓉寺。目前,工程正加紧建设,预计2022年春节前完工开放,届时市民们可以沿绿色廊道欣赏宝山森林公园秀丽的风景。

近日在宝山森林公园看到,全长约9.6公里、宽6米的绿色廊道已完成路面清表和路基平整压实,施工队正着手水泥稳定层铺设。樟木头镇工程建设中心副主任孙俊涛说:“水泥稳定层预计在12月初至中旬完成,同步设置的配套设施有两座公厕和三座凉亭,这些现已完成了基础的浇筑,主体都在同步进行施工。”

近年来,樟木头镇积极践行“两山”生态发展理念,将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实事,在继续完善河东区域的广东九洞森林公园设施和管理的同时,启动河西区域的广东宝山森林公园建设。对园内现有泥路进行硬底化并配套必要的公厕、凉亭等设施;改善沿路林相生态景观,在南城新区进园通道处设置景区牌坊,配备园区开放后必要的工作人员和安全管理设施,推进宝山森林公园正常开园后,争取省市政策、资金支持,不断优化公园环境和服务,打造樟木头又一普惠民生、助推文旅发展的生态休闲胜地,打开樟城生态发展的东西“双翼”,全面带动城市品质提升和经济发展。

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实事

优化交通提升群众满意度

一直以来,道路交通拥堵都是市民密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品质交通提升工程也被列为樟木头镇2021年民生实事之一,主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拥堵点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交通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

樟木头中心小学拥堵点是樟木头交通提升工程之一。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心小学正门的翠樱街绿化带已被铲除,两旁的人行道已铺设完毕,并装上了新路灯。工程方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拥堵点综合整治投入约300万元,工程从10月1日开始动工,除学校正门的翠樱街升级改造外,学校侧门的翠碧街还增设一条潮汐车道,并对人行道进行升级。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剩下沥青铺设预计在月底完工。项目完工后不仅能缓解中心小学上下学时段的交通拥堵问题,还能让学生出行更安全。

前段时间,樟木头镇综治办接到群众来访称,圩镇铁路人行天桥修通多时但一直未开通,导致圩镇社区南城片区近三万居民来往中心区不便。镇多部门积极与铁路部门沟通协商后,人行天桥日前已顺利开通。市民陈先生开心地说:“桥开通了,大家很欢喜,买菜不用兜远路,也不再担心怕下雨天隧道积水过不了。”

这座横跨广深铁路的人行天桥此前受制于设计方案修改、成本大幅上涨、可施工时间少等问题,修修停停长达6年,2020年底竣工后一直未能移交至镇政府。在接到群众来访后,樟木头多部门迅速与铁路部门协商,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全力促成人行天桥开通。接下来,樟木头镇有关部门还将加强与铁路部门沟通,增设路灯、监控、安全提醒、文明用桥等设施,共同守护好这座“连心桥”。

提升城市“颜值”,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学用结合推动为民办实事

上述几项民生工程的顺利推进,正是樟木头镇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部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据介绍,该镇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制定了《关于开展樟木头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督导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联合多个部门单位成立专项工作督导小组,针对机关部门、事业单位、基层社区分别开展现场督导,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到位。

要求全镇各单位、社区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施方案》和《重点民生项目清单》,针对就业、扶贫、教育、医疗等12类民生项目,收集了“困难人群就业”“道路维修建设”“宝山森林公园建设”等意见建议50多条,密切跟进进度情况;结合“实事码上看”平台要求,对重点项目的基本信息、进度安排等基础数据进行跟踪,逐项明确牵头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相关部门单位、社区在年底前完成清单项目。

建立群众问题工作台账,对群众反映的诉求特别是“急难愁盼”问题进行登记造册,落实市、镇、社区三级诉求解决机制,制定《群众问题转办清单》,督促相关责任单位、社区迅速解决存在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将处理情况反馈群众。结合“民生大莞家”品牌,融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配套项目资金605万元,今年以来已为群众办结20多宗“民生微心愿”。

已经形成一批办实事典型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细看今年以来樟木头镇为民办的实事“清单”,覆盖了生态治理、城市“颜值”、群众生活质量等方方面面,该镇应群众所需、所求、所盼,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落实。

据了解,在生态治理方面,今年以来樟木头镇内河涌水质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提升近7成,旗岭国考断面水质达到Ⅳ类水质标准,水污染防治工作排名位居全市前列;投资2.7亿元启动总长26.2公里的碧道建设,其中石马河碧道樟木头段纳入省级特色廊道,官仓河和竹排水库碧道纳入市碧道项目。

在持续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方面,仅教育扩容提质就累计投资逾5亿元,镇实验小学二期工程、中心小学扩建工程圆满完工,第一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累计增加优质公办学位超3000个;一中一小项目、振丰教育项目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到2023年新增公办中小学位近1万个;实验小学、樟木头中学等荣获“广东省书香校园”“东莞市品牌学校”等省市荣誉12项,各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同比增加近60名。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