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传说中的狙击手” 多兵种大学生这样保家卫国!
2021-11-25 22:16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回望党史百年,畅聊军旅生活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崔文灿 通讯员 卓尔吉一湄

“从南湖红船扬帆起航,到南昌起义的枪声;从秋收起义的革命火种,到井冈山的战斗号角;从长征途中的火炬,到延安窑洞的灯光;从西柏坡‘三大战役’,到‘进京赶考’完成建国大业……”

11月24日晚,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图书馆内,从海军、陆军、武警、火箭军等兵种退役复学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回望党史百年、畅聊军旅生活。

见面会现场

“军旅生活练就了自我”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活动伊始,海军退役女兵郑诗雅为大家讲述了军队的故事。2018级入学的郑诗雅在校期间品学兼优,学习成绩名列年级第一。

参军入伍后,在新兵连第一次“爬战术”时,没有经验,为了追求速度,只顾往前冲,导致肘部、膝盖擦破,鲜血直流。她没有退缩,而是在班长的指导下逐渐掌握了爬行技巧和正确的姿势。“两年的军旅生活,锻炼了意志,练就了自我;让我有了更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为之努力奋斗。”

牺牲和奉献精神在年轻军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2020年6月22日,贵州多地持续暴雨,遵义市桐梓县木瓜镇受灾较为严重,多处房屋被淹、人员被困。

正在武警贵州总队遵义支队服役的陈国毅同学参与了抗洪救灾。当日凌晨2点多钟,天狂降大雨,陈国毅所在全连赶赴木瓜镇进行紧急搜救,由于天气恶劣,救援难度极大,战士们不怕艰险、不惧生死,一切为了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任务结束后,战士们发现,脚皮都泡烂了,露出了鲜肉,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痛。

有同学问:“在洪水猛兽面前,你有没有想过退缩?”

“没有。”陈国毅的回答仍然掷地有声。

陈国毅在抗洪救灾现场(本人提供)

“党徽让我拥有了力量”

“刚收到入伍通知时,我对火箭军的认识也不是很清晰,觉得火箭军可能就像电影、电视里演的,扛着迫击炮、火箭炮筒,当神投手。直到入伍后才知道,我们的武器装备是东风导弹,是阅兵场上行驶的东风导弹发射车,是大国重器。”杨嘉扬说。

杨嘉扬画的小太阳

杨嘉扬第一次看到导弹发射车起竖的样子就被震慑了,更下定决心要学好专业。“东风快递,使命必达”。作为一名“东风快递”员,杨嘉扬日常除了常规的体能、战术训练,还要学习导弹原理、发射车操作、防核生化袭击以及密闭生存训练。

最让他难忘的是密闭生存训练的场景。密闭生存训练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从吹响紧急集合哨开始,所有人全副武装入住“地下龙宫”。

到第二周时,杨嘉扬感觉“抑郁”、“内心抓狂”。他心烦意乱地拿起笔在白纸上画了个太阳,在太阳里面又画了一个党徽,然后挂在床头灯上。看着在灯光的映照下折射出金灿灿光芒的党徽,他的心慢慢沉了下来。“不忘初心使命,苦练杀敌本领,是那枚手绘的党徽让我坚定了信仰,拥有了力量。”

“我就是传说中的狙击手”

“同学们好,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某部侦察排战士郑立基前来报到!”郑立基一出场,同学们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郑立基训练时的照片(本人提供)

郑立基在侦察排担任狙击步枪手,在同学们印象中,狙击枪多用于解救人质、狙杀重要目标等,属于“帅气拉风”的存在。

为了应对不同情况,狙击手们会提升射击难度。郑立基在日常训练中除了基础课目,还要携带狙击枪进行隐蔽,进行耐力和专注力训练。

“有意瞄准,无意击发”,训练场上,一潜伏就是一整天,无论天气怎样,他都仿佛与狙击步枪融为一体,唯一的变化是狙击镜上的雾气散了起、起了散。“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站在夜深人静的哨位,看着夜空的漫天星辰,我总在想离家乡最近的星星是哪颗?”讲到这里,这个一米八几的帅哥声音哽咽,眼角的泪光隐隐闪动。“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郑立基说。

两个小时转瞬即逝。这场由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图书馆举办的“‘图图聊你’——退伍兵登台讲党史军史见面会”,也落下了帷幕。现场,同学们一起唱起《强军战歌》——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

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

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

战旗上写满铁血荣光。

将士们听党指挥,

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不惧强敌敢较量,为祖国决胜疆场。(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孙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