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脱贫攻坚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拍摄幕后:拍完这部片,吃鸡蛋都是甜的
2021-11-22 16:12 羊城晚报 原创
广州观众看哭了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丽

8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共有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这个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背后,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功不可没。我们更不该遗忘的是,截至2020年年底,1800多人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

近日,展现脱贫攻坚故事的新闻纪录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在广州进行路演。该片出品人兼制片人张苗、制片人魏骅和导演任杰来到路演现场,与观众分享影片的幕后创作故事。影片将于11月23日全国上映。

image.png
11月22日《羊城晚报》报道

“有事找谁?”“第一书记!”

驻村第一书记奋战在一线,肩负起脱贫攻坚的重要职责,《我们是第一书记》讲述的就是这群人的故事。片中,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说出了群众对第一书记们的信任和爱戴:“有事找谁?”“第一书记!”

西藏定日县宗措村第一书记旺青罗布带领村民养殖珠峰绵羊,他与商家谈判为村民争利益、为抵抗狼群彻夜守护小羊、在寒风酷雪中奔走于高原之上……最终带领村民集体富裕。

四川布拖县博作村原驻村第一书记胡小明在结束派驻两年后又回到了博作村,要与现任第一书记罗洪并肩作战,共同打完“最后一仗”,他坚持教育扶贫——“一个都不能少”,并表示“闭上眼睛经常想起我们村的孩子们,忘不了他们”。

黑龙江拜泉县上升乡驻村第一书记王路带领村民们在台风过后抢收粮食、颗粒归仓,他说:“把粮食扶起来了,就把老百姓的信心扶起来了。”

贵州望谟县坡头村第一书记刘恭利带领贫困群众搬出大山,工作时最敢啃“硬骨头”的她却在面对家人时流泪了:“我不是个好女儿,也不是好母亲。”

更令人泪目的是,影片最后致敬了多位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将他们生前工作的身影重现于银幕上。

“感情真实,故事也真实”

《我们是第一书记》拥有新闻和电影两种“基因”:该片由新华社领衔出品,出品人兼制片人张苗曾出品过《战狼2》《流浪地球》《你好,李焕英》《我不是药神》等叫好又叫座的商业作品,另一位制片人魏骅则是新华社记者。新闻的真实感加上电影的视听语言,为观众带来了一次洗涤心灵的震撼体验。

在广州路演上,一位教育工作者看哭了:“当我看到影片中关于大凉山孩子的那段故事时,我感触特别深。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孩子才是国家的未来,我也想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到更多孩子。”

多位曾经扎根扶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也来到路演现场。观影后,他们积极分享观影感受。一位观众说:“我曾是驻村第一书记,影片拍得特别真实——感情真实、故事也真实,让我特别感同身受。”另一位观众说:“我是2013年至2015年的驻村扶贫干部,这部片子里的很多镜头我都很有感触,感谢导演能把扶贫干部以这种形式展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经历。”还有一位观众动情分享道:“每一个平凡人都能活成灯塔,照亮身边每一个人。这部电影给我的最大启发就是,不管我们身处何地、经历什么,都能成为自己和别人的灯塔。”

观众中的第一书记

【对话制片人】

收到超200个案例,很多已牺牲

记者:《我们是第一书记》是新闻与电影的融合作品,最早源起于一批新闻报道。当时为何把新闻的焦点放在这批第一书记身上?

魏骅:2020年的时候,媒体的大部分镜头都聚焦在了战疫上,这种聚焦持续了超过一年。但在那一年里,我们发现了其实还有一批很辛苦也很可爱的人,他们一方面承担着阻击疫情的压力,另一方面在那些曾经最贫困的角落做着脱贫攻坚的工作,因为那一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这里面有很多故事被大家忽略了。所以,我们首先派了一批记者进入各个地方,把这些故事带回来;后来又派了一批摄制团队进行拍摄。其实我们就是为了记录下这个时代,这是记者的使命。

记者:第一书记们的感人事迹有很多,这部电影如何选材?

魏骅:我们考虑到,尽量要拍到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不同方面,另外“三区三州”(“三区”指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四地州,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四省藏区;“三州”指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云南的怒江州。均为扶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地方。)也尽量涉及。最开始我们收到了超过200个案例,大多是已经牺牲的第一书记。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不断收到有第一书记牺牲的消息,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最终还有很多故事没法一一呈现在大银幕上,但会通过别的方式带给大家。比如我们的电影团队做了几百个微视频,以后会放到网上,里面有很多拍摄的幕后花絮。

张苗:纪录片是没有拍摄脚本的,它就是真实的一切。但是对我们电影人来说,这部作品其实有一个剧本,但这个剧本只能装在我们脑子里。它非常短,我现在就能读出来:这是一只只羊的故事,这是一个个孩子的故事,这是一粒粒粮食的故事,这是一个个家庭的故事,这是一个个生命的故事。所以,《我们是第一书记》没有脚本,但依然有故事和情感的逻辑以及电影的韵律感。

记者:从记者的角度出发,魏骅如何看待新闻和电影结合的效果?

魏骅: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有50%的基因来自新闻,来自记者在一线采访的经历。我们先发现了这些线索,然后把另外50%的工作交给电影团队,让他们来实现视听的加工和效果的放大。所以,大家今天在大银幕上看到这部影片,会发现它细节非常饱满,画面非常好看——比我们日常在手机上看到的新闻画面要好看很多。

真实新闻和电影美学的一次拥抱

记者:作为一个出品了很多商业大片的制片人,张苗能否谈一下做这部纪录片的初衷?

张苗:对于我,这部影片有两个不同寻常的意义。第一个意义就是一份初心和感动。我跟大家一样,最早都是在新闻里看到第一书记们的事迹,当时就被他们的付出深深地打动了。更大的感动来自于老百姓对第一书记的那份感恩、那份真实的笑容和泪水。所以,这份感动就是我要做这部电影的初心。

广州观众看哭

第二个意义在于,作为一个商业制片人,我过去一直做商业电影,这是我首次尝试这样的新类型。这部电影不同于商业类型片,同时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它是真实新闻和电影美学的一次融合、一次拥抱。

记者:今天的现场有一个挺有意思的细节,你们送给观众的礼物是一颗鸡蛋。这其中有什么寓意?

魏骅:这个鸡蛋来自大凉山,跟片中的孩子吃的是同款。选这样一个礼物,其实源自片中胡小明书记说的一个故事。他们在扶贫的地方建了一个养鸡场,当煮完第一盆鸡蛋让孩子们吃的时候,孩子们对着蛋壳就咬,后来还呛到了,他才明白孩子们没有见过也没有吃过鸡蛋。胡书记说,孩子们的眼睛太勾人了,他们让他第一次明白什么叫贫困,同时也让他知道为什么要战胜贫困。

自从知道了这个故事,我就养成了一个很小的习惯,那就是吃饭不浪费。所以我们今天把这个鸡蛋带来给大家,作为一个小小的纪念品,希望你们跟我一样,能从这个鸡蛋里感受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要珍惜它。

张苗(左)、魏骅

张苗:我从头到尾参与这部电影,电影给我的个人生活带来了一个变化——每天吃早餐的时候,我都会觉得鸡蛋是甜的。我问过那些曾经的贫困地区的小朋友,鸡蛋好不好吃?他们说好吃,因为鸡蛋是甜的。这是他们面对镜头的一次真实表达。所以,有甜甜的鸡蛋吃,这是每天早上对自己的一个奖赏。我真心觉得,参与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也让我思考,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我们应该去做什么?比如,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和第一书记们一样,去争做各行各业的第一?

摄影师受伤,坐着轮椅坚持拍摄

记者:跟平时的商业电影拍摄相比,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有什么不同?

张苗:这部片子的完成度是非常高的,而且最大限度地真实再现了第一书记的事迹。真实到什么程度?我们知道,纪录影片通常都有旁白,这个影片里面连一句旁白都没有,所有的叙事都靠真实的镜头和真实人物的对白来推动。

魏骅:如果是个商业片,那么我们可能会加上轨道,会有灯光,导演会说演员演得不行就再来一次,总之要把这个镜头拍好。但是这部片子有两个特点:一是没有轨道和灯光,这是导演定的要求,因为这些采访对象和拍摄对象就是普通人,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了,以至于我们的团队为了不打扰他们,都需要提前两周去跟他们成为朋友——因为只有成为朋友,他们才能感觉不陌生,才能放得下、放轻松。甚至有时候我们会把摄影机上红色亮点涂掉,不让他们知道我们在拍摄。导演曾打趣说,可能上映后第一书记们要骂他,因为有的镜头是他们在哭,但他们当时不知道我们已经拍下来了。(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
图片 | 主办方提供
责编 | 胡广欣